上海市政协调研名人故居保护现状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名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文化底蕴深厚、精神内涵丰富的名人故居,已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展示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为盘点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日前深入申城18个区县,对上海名人故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此前,调研组掌握的数据显示,上海的名人故居有354处之多。在实际调研中,委员们发现,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只是上海名人故居的一部分,没有列入该保护范围的名人故居多达155处。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上海名人故居的产权形式比较复杂,有些属于公房,归政府所有;有些属于私房,归个人所有;也有些二者兼有。让参与调研的委员尤为担忧的是:“个别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迟迟不申报、不挂牌,原因在于,唯恐挂牌后影响城市开发和建设。更有甚者,少数地方在城市规划的大旗下,使一些尚未挂牌但仍具保护价值的名人故居,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

对此,上海市政协提出了申城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四步走的构想。首当其冲的就是保护建筑,挂牌为先。第二步是分类保护,对名人故居实行分类分级保护,部分够不上文物保护档次的名人故居,可列为历史建筑或纳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群体保护。第三步是确保重点,对属于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的维修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把保护其原有风貌放在第一位。第四步是区别对待,要区分古代与近现代的名人故居。对清代以前的名人(旧)故居只要有遗迹,建议原则上都要划入文保单位加以保护。近现代特别是民国时期名人众多,成分比较复杂,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要注意人物的政治倾向,对其功过是非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贬损、不溢美,在故居陈列展示内容上坚持实事求是,以警示和教育后人。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