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安门要复建中轴线将申遗 恢复“九门”原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站在景山山顶看被大雪覆盖的中轴线,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坐落着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本报资料图片 薛珺 摄

为了重现老北京中轴线秩序,恢复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1955年被拆除的地安门,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复建。昨日,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中轴线申遗已经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将以中轴线的保护,带动整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超过100处名胜古迹将在5年内修缮。

中轴九门独缺地安门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有“北京脊梁”之誉。从南往北依次坐落着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九座门,沿途还点缀着数十处皇家园林和民宅四合院。但如今中轴九门独缺地安门。

据史料记载,地安门始建于近600年前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年间重修时改名为地安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1955年为改善交通,地安门被拆除。

专家建议复建考虑南移

据了解,地安门“南移复建”的可能性极大。“经过考证,地安门旧址就在地安门十字路口处。专家初步建议,复建时可以考虑南移,避开十字路口中心,尽量避免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日前透露,北京市将成立申遗工作协调机构和专家顾问组,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开展遗产申报名单遴选、范围确定、编制环境整治规划、划定缓冲区等工作。

孔繁峙说,未来五年,北京市还将对鼓楼到地安门、前门到永定门沿线文物建筑逐步修缮,包括地安门、永定门的瓮城和箭楼等一批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历史建筑,都有望实现复建,中轴线上的传统店铺和老字号也要按照清末民初的原貌恢复。此前曾一度被北京市少年宫占用的景山寿皇殿,5年内将会修缮完毕并对外开放。

未来5年将修缮皇家园林

此外,在已纳入未来5年修缮名单的文保单位中,各处皇家园林成为重点,圆明园正觉寺、颐和园四大部洲修缮后都有望对游客开放。同时启动北海万佛楼、大佛寺、颐和园须弥灵境遗址、香山昭庙等修复工程,开展北海团城、静心斋,颐和园德和园、听鹂馆,天坛北神厨和北宰牲亭等修缮工作。实施颐和园治镜阁遗址保护工程和文昌院的整治工作,并推进庆成宫腾退和先农坛整体保护。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