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凉州区长城乡文物保护成效显著

甘肃省凉州区长城乡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甘肃省武威市城东30公里,因明长城横贯境内而得名。长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作为提升新农村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来抓,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呈现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建立了乡、村、组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全乡共设立了7个文物保护小组,聘请了8名文保员(其中1名专业文保员,7名业余文保员)。乡党委、政府把文物保护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领导责任制,每年与乡文化站、各村委会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年终进行量化考核,使文物保护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

为摸清文物家底,2004年以来专门组织人员在全乡境内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对全乡境内的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明长城逐一调查,新发现文物点3处。全乡现有的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坚持把《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四五”普法活动,印制有关资料600余份,经常组织干部深入村、组进行宣传。2006年底,文保员在巡查中发现五墩村明长城遗址两侧的部分耕地离城墙太近,乡领导专门召集有关农户,学习《长城保护条例》,动员群众对距城墙5米内的土地进行退耕,并垫沙土,消除了隐患。

在加强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促进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取得了一定效益。2005年实施“农家乐”生态旅游小康住宅建设项目的同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捐资,修整了乡政府通往高沟堡古城址的5公里道路,并对高沟堡古城址周边进行绿化美化。随着“农家乐”项目的投入运营,高沟堡古城址、明长城遗址已成为武威市颇有影响的文物景点,成为发展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