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花20年打造“历史文化传承轴”

  乱搭滥建的四合院,俨然停车场的老胡同,这些景象或在未来20年内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的四合院、不停车的老胡同。

 

  辖区内拥有故宫、鼓楼、天坛等古迹的北京市东城区,6日公布了未来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该区常务副区长徐熙称,从今年起至2030年,北京市东城区将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第一任务,其中,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中轴线及周边区域是重点。

 

  他称,旧城整体风貌保护将延续旧城平缓开阔、轴线突出、东西对称、水系穿插的传统空间形态,恢复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加强鼓楼、皇城、前门、天坛、永定门等节点的保护,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

 

  未来,以故宫、天坛为核心,在国子监、孔庙附近区域,建设国学文化交流中心;在钟鼓楼建时间文化广场,打造时间文化产业特色街区;天坛东路附近区域将承担体育休闲、生态等功能;前门则集中展示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打造集老北京住、食、玩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展示区。

 

  此外,还将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和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恢复玉河、前三门护城河等水系。

 

  徐熙称,旧城风貌保护面临改善民生、疏散人口等难题。他说,目前,四合院内私搭乱建司空见惯,且原本住一家子的院子,如今有的竟住了30多户,户均面积不足20平方米,日常取暖、洗澡、如厕等都成难题。

 

  他称,为此,东城区与郊区县建立疏散人口安置合作机制,引导人口外迁,腾退四合院。同时,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降低旧城流动人口规模;严格控制高密度住宅项目建设,防治因二次改造带来大量居住人口涌入。

 

  北京市东城区目前常驻人口86万人。徐熙称,力争到2030年,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5万人左右。

 

  另外,胡同道路今后以满足步行、自行车出行为主,将通过调整机动车停车费、建地下停车场等措施,逐步实现胡同地面无车化。

 

  保护老城区,不能停止新发展。但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实现“到203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徐熙表示,向下要空间。他介绍,未来,该区将拓展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建设地铁、地下公路,地下停车场以及地下商业综合体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文化创意、体育等高端服务业,并以王府井为核心,让区内“商脉”地上地下、东南西北全连通。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