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燕春里着力修缮名人旧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太庙社区燕春里,一条别有风味的小里弄里,隐藏着一组石库门造型的建筑,享誉世界的华人科学家吴健雄(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多年前曾在这里居住。

清泰街锅子弄,一幢别致的三开间三进深三层的青砖楼房,这里曾是何氏女科——何少山旧居,雅称“寿山堂”。

这是两处新近修缮完工的历史建筑,今年杭州共修缮历史建筑40余处。

截至目前,杭州市分五批公布了284处历史建筑,而已启动实施修缮的历史建筑累计196处。目前,市区范围内已列入拟保、尚待论证的具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还有约100余处。2011年,杭州历保办将会同市规划、市园文等部门对普查资料进行进一步筛选和现场踏勘,尽快论证确定并向市政府上报审批公布。

吴健雄旧居,重现石库门特有风貌

作为杭州历史建筑之一,近日,燕春里建筑群修缮进入了尾声。和其他历史建筑不同的是,这组历史建筑群的修缮同时融合了危旧房改善工程。

燕春里建筑群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石库门风格的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花饰。一个石门内嵌着一扇深色木门,大门后是两层中式木结构楼房。门户独立又彼此相联的多个单元组成了特有的里弄建筑风貌。

燕春里5号,主人陈师傅四代人都居住于此。“原先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因为是木结构,被白蚁侵蚀得很严重,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幸亏及时修缮了。”作为历史建筑,同时考虑到住户的需求,在保留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修缮时在建筑内部作了部分改善,隔出了独立卫生间、厨房。

“知道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吴健雄吗?据说她有个亲戚就住在咱燕春里,吴健雄也曾在这居住过呢。”燕春里出过名人,陈师傅很是得意。

“我们翻阅过一些历史档案资料,燕春里虽然只是两层的楼房,但基本都是独门独院,在那个年代,居住于此的都是当时的中产阶级。比如燕春里1号、2号原为浙江保安司令部政公处处长黄浩的居所,8号原为浙江司令部及总统府职员蒋焕文的居所。”杭州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三代名医馆,青砖作墙,洋瓦覆顶

清泰街与建国中路交叉口,有个粉墙黛瓦围合而成的小院落,院落中间是一座古朴的三开间三进深三层的青砖楼房。它有个特别雅致的名字“寿山堂”。这里就是何氏女科——何少山的旧居。

寿山堂原为杭州名医何九香堂名。清末民初,何九香在杭垣石牌楼(今清泰街与建国中路交叉口)淳佑桥东购地2亩多,筑瓦屋数楹,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时日一长,颇负盛名,以“石牌楼何氏女科”挂牌接诊。何九香儿子何稚香、孙子何少山均子承父业,敬业爱民,遂成三代名医。1935年间,诊所业务扩大,何氏以大洋万余元代价在院中建造了一座三开间三进深三层的青砖楼房,也就是“寿山堂”主体建筑。至1949年,杭州市中医诊所有54家,而何氏诊所名列妇科之首。

“寿山堂”在当年算得上豪宅。三层青砖楼房共有房间近20间,建筑面积约500多平方米。洋瓦覆顶,拼花地板,水磨地坪,底层为内门廊,二楼设大阳台。清水砖的砖面则印有“倪增茂”字样,据说这是当年很有名的一个砖窑。有意思的是,“寿山堂”的许多房间都有两扇门,甚至在三楼,5个房间通过第二扇门可以相互贯通。

“‘寿山堂’整幢楼建筑做工都十分考究,选材精良。我们在修缮过程中,老门、门套、楼梯甚至吊顶线都作了保留。”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