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缮投入6.9亿元 地下文物埋藏区完成划定

如今,明城墙、皇城根遗址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古老街巷的酒吧,则成为很多时尚青年聚会的所在。

据市文物局介绍,十一五期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保护原貌、有机更新”原则,通过“小规模、微循环、渐进式”方式,开展“街巷胡同整治”、“文保区试点”、“平改坡”等工作,完成了烟袋斜街、三眼井、玉河、南锣鼓巷、前门大街、琉璃厂等试点项目。另外,市区财政共投入数十亿元对旧城内院落、街巷、区域进行修缮和整治,共涉及5000多个院落、约3万户居民。

“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共投入文物保护修缮专项经费6.9亿元,使天坛、颐和园、周口店遗址、先农坛、明十三陵等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得到进一步修缮。

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工作也取得新进展,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保持在40%以上。共搬迁不合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880余个,居民14200余户。经过腾退和修缮,袁崇焕祠、历代帝王庙、李大钊故居、孔庙、国子监等41处文物保护单位实现对社会开放。

文物部门还完成了第四批21片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大型建设施工前必须进行考古勘探。其中,配合奥运会场馆建设,发掘保护西汉至清代古墓葬7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掘、保护地下遗址16360平方米,保护古墓20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2000余件。开展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为研究北京历史、城市变迁以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