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吸引越来越多“洋学生”
11月15日是荷兰小伙子贾斯丁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上的第一堂针灸课,他和来自印尼、瑞士的留学生一起,观摩老师张宁如何给患者治病。这种以师带徒的学习形式是中医主要的传承方式之一。
患者是一位中老年妇女,她的病症是剧烈的头痛、眩晕。她在西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指标正常,无法判断患了什么疾病。患者于是求助于中医针灸的治疗。张宁让患者伸出舌头,用英文向留学生解释,患者的舌体胖大、颜色暗淡、有齿痕,能判断她气滞血瘀、肾虚,由此造成头痛眩晕。
患者的头部、两手的穴位上扎了十余只毫针。针灸是指以毫针和艾灸为核心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式,它依靠对腧穴的刺激,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脏腑阴阳。患者说这是她第三次治疗,眩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贾斯丁对针灸的“神奇”已经见惯不怪了。他是一位西医专业的学生,今年刚毕业。几年前,他的背部、脚踝在运动时受伤,做了一周的西医理疗,效果不佳。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接受针灸治疗,只做了3次,疼痛明显改善。他开始对中医产生兴趣,当中医老师给他讲这位患者气血不足是她生病的原因时,他对气血、阴阳的概念已经很熟悉了。
气血、阴阳虽然比较抽象,但中医认为,气血、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赵百孝介绍。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是经验医学,西医是实验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主任医师吴中朝认为,西方医学只相信看得到的东西,很多人无法接受中医理论。
然而吴中朝接待了众多外国患者。“很多寻医者尝试了第一次,感到效果明显,就会迫不及待地预约第二次诊疗。”吴中朝说,中医被称为经验医学,它的疗效已经被验证了几千年。相较中医其他的诊疗方式,针灸的显著特点就是见效快。
在国外,针灸成了中医的代名词。“我们所说的中医走向世界,更多指的是针灸。”吴中朝说,很多西方人逐渐接受针灸疗法,“除了他们见识到针灸的疗效外,还有他们认识到西药的副作用,而针灸没有这方面的害处。”
吴忠超介绍,毫针上没有任何药物,他是通过激发人体自身功能,达到诊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部属独立建制的中医药大学,它是外国人学习中医热度的温度表。目前这所大学的在校全日制外籍学历学生人数超过1800人,占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的20%以上,大部分均有针灸科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傅延龄说,如果按照国际化大学外籍学生人数要达到在校人数的20%的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达标了。
傅延龄说,目前全球已经有9个国家立法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中医、针灸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有运用。
据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刘清国介绍,近几年,欧洲、美洲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针灸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此外,国外成立很多针灸高层研究机构,成果显赫。他举例说,国外一家研究机构的针刺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机制研究已经达到一流水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