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保护文物建筑 将迁出沙面全部住户
沙面16栋属于文物建筑的广州市直管公房,年内将迁出全部413户住户,重新进行保护利用。今日起,住户开始动迁,预计明年春节前完成置换。据悉,安置房源集中在荔湾北路平安大厦。
逾八成迁出户居住面积将增加
据《信息时报》报道,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专家介绍,这些建筑原是用于领事馆、洋行、银行等办公用途,建国后房屋被收归国有。50多年来,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沙面气候潮湿所致,二是居民处于日常居住需要对文物建筑造成人为破坏。
计划年底完成置换
沙面文物建筑虽然11年前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专项的维修保护工作经费,只能依靠居民的租金收入作常规性的安全维护,无法进行深度保护。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沙面岛上许多作为居住用途的文物建筑外表典雅漂亮,内里却已经破旧不堪。
据了解,本次置换涉及住户413户、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计划用1年时间完成。关于对这413住户的安置安排,今年初,市房管局已提供了以荔湾北路平安大厦为主的安置房源,共约200套,并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租户安排入住平安大厦
市房管局物业出副处长黄瑞军介绍,本次房屋置换中符合公房租住条件的租户将获安置在平安大厦(属于市国土房管局管理的公房),大厦的租金和管理费基本上与现在差距不大。
她还表示,80%以上符合公房租住条件的住户搬到新家后,居住面积都将比现在有所增加。据了解,平安大厦位于荔湾北路与东风西路交界处,交通位置比较优越。
另外,荔湾区政府为了妥善解决居民子女的入学问题,对16幢房屋迁出的原租户中已出生的小孩或已办理计生指标的租户,且符合沙面小学招生条件的,经教育部门核查后可保留入读省一级学校沙面小学的学位或者选择地段入学就读。
编写相应保护“指南”
16栋公房置换出来后,将怎样处理以及保护利用?置换工作小组主任江智涛表示,在置换工作进行的同时,将委托有关专家和设计单位对这16栋文物建筑作深入摸查,以编制《沙面文物建筑保护的规划设计方案》。方案将明确每幢文物建筑的使用用途、设计要点和保护要求,然后连同摸查情况一同上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建筑内什么可以、什么不能动,方案都会作明确说明,作为今后利用文物的指南,必须严格遵守。”江智涛说。
住户:心里有点不舍
被列入本次置换公房名单的沙面四街1号,建于1906年,原德国领事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的A类建筑。建筑专家介绍,它楼高两层,分为前后两座,其中后座采用三层券廊式,外观非常典雅。走进屋内,楼层高达5米,空间敞亮。一楼大堂正中,建有一条三米多宽的樟木雕花楼梯,成“丫”字分叉通往二楼,气势非凡。
这座珍贵的百年建筑,建国后却来一直用作民居,被不同住户用板间房“瓜分”,各成一家。据了解,目前这里住着13户居民。记者看到,多数住户出于日常生活需要,都在屋内随意拉搭电线,消防隐患较大。此外,住户在屋内搭建阁楼、甚至改变房屋结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破坏了文物建筑的风貌。
今年70岁的张婆婆就是沙面四街1号的其中一户房客。张婆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8年,目前和儿子、孙子住在3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张婆婆说,虽然对沙面很有感情,心里有点不舍,但因为这里的居住条件实在比较糟糕,所以很希望能搬进更好的房子度过晚年。
沙面建筑群
1996年,沙面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岛上共有房屋建筑约300幢,其中属广州市直管公房的有163幢。在这批直管公房中,30幢被定为文物建筑,当中4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A类保护建筑,其余为B类。本次置换的16栋直管公房全部属于文物建筑。
租户安置原则
一是对于符合公房租住条件的租户,实行易地安置继续租住公房
二是对于不符合公房租住条件的租户,市国土房管局将根据核查资料情况进行甄别处理。原则上不再安排到公房居住,但会给予搬迁费用补偿
三是对于符合条件搬出的租户给予有关优惠政策,如给予一定的搬迁安置费,给予新安置房屋的基本设施费,以及免收一段时间新安置房屋管理费等
编辑点评 “沙面第一楼”被损毁敲响警钟
卧槽马
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荔湾区这次动迁计划,应该是近年来作为国内知名文物保护单位沙面最大的一次行动,从记者采访提供的情况来看,这次行动的主旨是为了对这批文物建筑进行更合理的保护利用,如果这个目的能够完整实现的话,当然是善莫大焉。但鉴于至今还没有处理完的“沙面第一楼”被损毁的前车之鉴,笔者又对沙面文物保护的前景并不完全放心,在此警钟再敲,也算是提个醒吧。
笔者的担心,一是源自于荔湾区对沙面的定位。笔者记得,在今年初荔湾区两会上,该区就提出了一个“白鹅潭经济区”的设想,沙面被列为其中重要一部分,要建设“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区”。对此,笔者曾撰文提醒,别抓了经济,破坏了文物,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过了没多久,就出现了“沙面第一楼”被损毁的严重情况。这次不幸而言中,让笔者对这个建设“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区”的设想更加担心。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一定要建在沙面吗?沙面的保护和经济开发分寸该如何把握?“沙面第一楼”被损毁的教训当如何吸取?沙面是如此的独特,如此的宝贵。对这个特别区域,我们一定要万分珍惜,万分爱护。千万别急功近利,只想着让她下金蛋,而再干杀鸡取卵的蠢事。
笔者担心之二,源自于文物保护的机制。从“沙面第一楼”被轻易损毁的情况来看,沙面文物保护的机制令人实在担忧。建于1889年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旧址位于广州沙面一街3号。因在整个沙面建筑群中属保存得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建筑之一,享有“沙面第一楼”美誉,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A类保护建筑。但地位如此宝贵的建筑,却可被擅自出租,并擅自被装修,直到有人举报,媒体曝光,才引起重视,其间,还有部门谎称正在进行抢救性保护,最后经国家文物部门调查,结论为“一起相当恶劣的破坏文物事件”。这整个过程显示,我们的保护机制几乎是形同虚设,漏洞百出。靠这样一套机制,我们怎能相信被置换后的文物不陷入同样的绝境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