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报荒草淹没尖岭汉墓 部门回应特派巡视员保护
8月31日,网友“永明看电影”在河青论坛“新闻报料”版块发帖称:尖岭汉墓在2008年的夏天被列为全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它没有想象中的光彩、气派,也没有精美绝伦的牌坊、石碑作为陪衬,而是静静地沉睡在荒草中。

记者探访
荒草掩映尖岭汉墓
9月7日,记者由槐安路世纪公园北侧沿民心河西岸步行寻找尖岭汉墓。民心河两岸的楼房大部分已拆除,用彩钢板围起,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沿民心河步行约1000米,路西出现一座七八米高的土堆,上面长满了茂盛的树木。
一位尖岭村居民说,那就是尖岭汉墓,尖岭村的村民都称它为“大疙瘩”。如今,“大疙瘩”四周也由铁板圈起来长宽各近百米的空间。
在汉墓南侧,有一个活动板房,记者从侧门进入围墙,走进汉墓。整个“院落”中野葡萄等植物生长茂盛。“大疙瘩”四周是陡峭的黄土岩壁,尤以西侧最为险峻。一截树根半露在黄土之外,黑色的树根、黄色的土,对比醒目。
汉墓四周无路,记者扒开野草走近汉墓脚下。汉墓四周并未发现石碑等物,唯有滑落的泥土。汉墓东侧有一条三四十厘米宽的登顶的小路,由于雨水的冲刷,已无台阶。记者抓着裸露的树根、野草爬到汉墓之上。
汉墓顶东西长三四米,南北长近十米。直径十余厘米的野枣树、榆树和不知名的野草遍布墓顶。
居民讲述
汉墓被一步步挤压
据尖岭村村民张先生介绍,“大疙瘩”是汉代一位将军的墓,叫赵家陵,坐落在石家庄市明鑫工程机械厂院内。汉墓尖尖耸起,据说,尖岭村村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汉墓的空间被一步步挤压。“你现在站着的地方拆迁以前就是房子。”张先生说。汉墓封土大致直径15米,高7米,面积100余平方米,目前已有缩水。
记者站立在汉墓西侧三五米远的地方,脚下是水泥地面。村民说,那是拆迁前屋子的地面。
据文物部门考证,尖岭村的古墓为汉墓。出于保护汉墓的目的,文物部门一直没有开启汉墓。汉代重厚葬,从原来高高耸起的土丘推断,尖岭村的汉墓至少应该是侯王墓。
以前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会有人来烧香,汉墓中间有一石桌、铁盆,也有供奉香火的痕迹。而如今,香火的痕迹已无处寻踪。
“汉墓已经被铁板圈起来,但不知以后有关部门准备怎么保护汉墓?”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
部门回应
特派巡视员进行保护
昨日,石市文物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尖岭汉墓是石家庄市区内保留较少的几座汉墓葬之一,这在省城中心非常罕见。尖岭汉墓作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目前石市文物部门专家正结合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待规划方案成熟后将进一步实施保护。
另外,石市文物局还特派了文物巡视员对该文物单位进行保护,一旦有人为破坏行为发生,将会迅速得到反馈,及时保护文物安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