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文庙等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通过专家检查验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康文庙大成殿维修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康文庙大成殿维修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氏武学会馆维修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氏武学会馆维修后

2010年8月31日至9月5日,陕西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石泉禹王宫、江西会馆,汉阴菩萨泉戏楼、安康文庙大成殿、岚皋周氏武学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进行了验收。经过现场勘查、听取汇报、察看资料,专家组认为上述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资料齐全完整、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古建筑维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同意通过验收,该方案由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

石泉禹王宫、江西会馆始建于唐代,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扩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建,整体结构规整,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具有典型的陕南地方文化特色,200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保护维修工程是省文物局对口帮扶实施的扶贫项目,在省文物局的支持帮助下,先后投入资金140万对禹王宫、江西会馆进行保护维修,维修工程2008年4月启动,2009年6月完工,2009年10月初验后进行了整改完善。

汉阴菩萨泉位于汉阴县城关东北龙岗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由大殿、东西厢房、百子堂、龙井池、八卦井等建筑组成。菩萨泉戏楼为菩萨泉寺庙建筑的重要建筑,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通判钱鹤年倡捐修建,建筑毁于文革时期。为了妥善保护戏楼遗址,还原菩萨泉完整的风貌,经省文物局批准实施戏楼建设工程。

安康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元至正初年(1340年),元至正十年(1350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和明成化四年(1468年)进行修缮,后因屡遭洪涝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迁到现址。安康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积463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常年风雨侵蚀,屋面大面积脱瓦、漏雨、塌陷,木构件糟朽、错位、脱落,墙体倾斜、裂缝,安全状况岌岌可危。经省文物局批准,安康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于2009年2月开工,2009年10月完工,大成殿彩画保护方案正在编制中。

岚皋周氏武学建于清道光三年,系清朝道光、光绪两代武举人周守义、周成仲的住宅庄园兼练武馆,庄园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由大门、练武厅、二门、大堂及后花园等组成。整个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陕南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民居和习武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年久失修,周氏武学两边厢房全部垮塌,整个建筑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保护维修。2009年1月省文物局批准周氏武学维修方案,2009年3月工程开工,2009年12月竣工。

石泉县禹王宫、江西会馆,汉阴县菩萨泉、安康文庙大成殿和岚皋周氏武学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是陕南会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维修工程得到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工程施工期间,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刘云辉、张文,纪检组长张自鸣等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安康市政府对保护维修工程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召开市长专题会议研究安康大成殿产权划拨和保护问题,确保了保护维修工程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