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树长城保护标志碑 警示世人勿破坏长城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全面铺开,部分建设中的公路、铁路为节约成本和工期,穿越长城墙体或壕堑而过。此外,以工程建筑为主体的建设、开发性破坏是当前破坏长城的主要形式,具有来势凶猛、破坏力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特点。

甘肃省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郑兰生今日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开始,中国石油管道局管道四公司与甘肃省文物局联合在甘肃古浪县境内,按国保单位规范,树长城保护标志碑100块(约一公里树一块标志碑),目前已树90块。古浪境内长城约148公里,多以明长城为主。

郑兰生是古浪境内树长城保护标志碑的负责人,他说,试点区所立的标志碑高80厘米,长90厘米,厚6厘米,标志碑正面阴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长城,甘肃省人民政府立”等字样,背面阴刻世界遗产徽标,字体、徽标一率用红油漆涂描。

郑兰生说,此次在古浪树长城保护标志碑,只是一个试点,以点带面,之后将在全省已划定长城保护范围的市县树长城保护标志碑,工程由甘肃省文物保护所统一施工。

甘肃是长城大省,境内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墙体有的高达3至5米,有的仅存地面遗迹,总体保存较好,现在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西端起点均位于甘肃境内,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甘肃省文物局工作人员梁建宏说,“十二五”期间,甘肃将针对不同地段的具体情况,划定公布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游人集中区域、交通要道和省、市、县界等长城重要地段和其他必要位置树立保护标志,提示人们自觉保护长城。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