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沙洋县严仓墓群抢救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獾子冢及车马坑全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16日,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在全面完成严仓墓群车马坑清理的基础上,考古人员揭去严仓墓群獾子冢椁盖板,严仓墓群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月16日下午,湖北省文物局与荆门市人民政府在獾子冢考古发掘现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严仓墓群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和收获,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柯昌军出席。

为做好严仓墓群的抢救保护工作,2009年10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荆门市、沙洋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有关预案,经过3个月紧张工作,完成了獾子冢封土堆和墓葬填土以及陪葬车马坑的清理。獾子冢封土高约8米、底径50—60米,其南部残存长约41米、宽5—6米、高约3.5米的“封”;墓口长34米、宽32米,墓口至椁盖板深10.5米,东侧墓道长约19米。从墓口至椁盖板共有15级台阶,椁盖板长6.4、宽5.5米,由15块木板东西排列而成。从墓葬规模看,与以往发掘的荆门包山2号墓、枣阳九连墩楚墓相当,均属大中型楚墓。车马坑位于獾子冢西侧,由南北并列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一号坑共清理出5车12匹马,局部被现代挖渠取土破坏;二号坑保存较好,为1车2匹马,从保存的旗杆、铜戟、铜戈、铜铙、舆外侧的“漆甲”、可能是权杖的髹红漆木杆等迹象分析,该车属于典型的指挥战车,是楚国车马坑中首次发现,为研究楚国指挥战车提供了具体实例。该车车舆内一件12字铭文铜戈证明其年代是魏惠王26年(公元前344年),为判断獾子冢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獾子冢棺椁的清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