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筑防洪坝保护“世界最完美的废墟”:交河故城

为保护名列“丝绸之路”新疆段申遗名录的交河故城与柏孜克里克石窟,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筑起了一道保护墙——防洪坝。已历经千百年的风残雨蚀,水土流失、自然生态失衡的文物瑰宝将得到有效保护。此次修建的防洪坝也是“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的一部分。

记者今日从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获悉,防洪坝修建在交河故城周缘的东沟和西沟,东沟防洪堤总长度两千零六十米,西沟防洪堤由西沟西岸的亚尔果勒千佛洞防洪堤和西沟东岸的防洪堤组成,全长一千八百三十九米。工程总投资九百万元人民币,于二00七年十月开工。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十公里处的雅尔乃孜沟内的台地上,一九六一年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由于河水长年侵蚀,造成故城周缘水土流失严重,同时还侵吞了河滩、次森林及人工林,严重破坏了交河故城现有自然生态平衡。河水左岸距离故城最近处只有三米左右,已严重威胁到故城的安全,因此修建防洪工程十分迫切。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四十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河谷西岸的陡崖上。一九八二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洪坝工程是在石窟寺木头沟峡谷西岸修建一条近六百五十米防洪堤,防洪堤为土石坝,迎水面采取浆砌石结合钢筋混凝土贴坡形式,背水面采用预制砼板护面。

记者了解到,防洪坝建成后不但为其“申遗”提供完善的设施基础保证,同时,河道治理后还可以减轻洪水对文物遗址存在的潜在损害,减少河水对文物遗址保护滩地的冲刷,现有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确保了文物遗址的安全保存。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