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部门将建立遗产地监测巡视制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其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 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三日电(记者 于立霄)中国文物保护部门将建立遗产地监测巡视制度,定期组织专家了解遗产地的情况后上报,并向社会公布巡视结果,以加强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官员十三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做上述表示的。他还表示,中国遗产地规模庞大,政府投入保护资金有限,今后要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设立专项基金,并制定重大遗产地的保护规划。
  明清皇家陵寝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为文物部门监测管理的重点。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表示,中国明清时代遗留下的皇家寝陵共有八处,而北京的明十三陵是皇家寝陵等级最高、藏品质量最高,保存最具规模的。他称,皇家陵寝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精华,文保部门需要加强监测工作,富有经验的专家定期巡视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近来社会上风行的皇家寝陵风水书籍,罗哲文认为,风水学说不全是迷信,也包涵一些科学道理。皇家寝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理论与明清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寝陵文化在今天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海内外知名的古建专家杜仙洲、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等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为期三天的讨论会,在明清皇家陵寝营建历史、建筑工艺、艺术价值、科学保护等方面提交了六十六篇论文。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