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维修有序进行 达赖法座等文物被精心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寺庙——哲蚌寺目前正在进行维修。图为工人们正在维修哲蚌寺措钦大殿。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在开工三个月之后,哲蚌寺措钦大殿的维修工程进入了屋顶翻新的阶段。当下的关键因素是尽快在最短的时间里清除屋顶陈旧的“阿嘎土”,用新的原料重新处理。为了赶时间,工人们在晨光微露的时候,就已经上了工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的更丕乌孜山上,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有人说这里的僧侣曾经多达一万人,也有说有六千之多。总之,在藏地寺庙中,这里首屈一指。

当然,哲蚌寺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僧侣众多,还因为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殿)为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以后五世达赖喇嘛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深秋的清晨,三十九岁的江巴已经来到了措钦大殿前的广场上。江巴是拉萨人,他在此的工作是一锨一锨地将堆积如山的沙石灰扬向滤网,透过滤网将小石块和沙土分离出来,等待制作“阿嘎土”。

和江巴一起整理沙石灰的还有三位女工。女工们都是藏族,家在拉萨市或者附近。按照女工的说法,工地上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晌午一点,下午两点至晚上八点,中间一小时用于午餐和休息。

由于劳动强度不同,男女工每天工钱不尽相同。女工们每天工资大约四十元人民币,而江巴这样的男劳力是五十元。江巴说,男劳力的工钱也有不同,按照工作技术含量的高低,还有一天八十元和一百元的。

哲蚌寺的维修工程从今年六月二十五日正式启动。这项工程是中国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投入五点七亿元人民币对西藏二十二处古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维修项目中的一项。据称,投入维修哲蚌寺的资金约六千五百万元,以“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为原则,维修内容包括对哲蚌寺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和四个扎仓以及壁画进行维修保护。

本次维修的主殿——措钦大殿正被绿色的网子包裹着,是为了防止落石伤人,也避免文物受损。绿网上挂着两行红底黄字的安全警示标语,言语很朴实: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标语上汉藏两种文字并列。

哲蚌寺没有因为维修而拒绝朝佛信众和游人,只是在施工现场,特别是被认为有危险的地方增加了安全提示牌。工程方在入口处贴出了安民告示,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从脚手架下低头钻进措钦大殿内,里面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措钦大殿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大殿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像、释迦牟尼像,还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和他的大弟子——也是哲蚌寺的缔造者绛央曲杰的塑像,也包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这些被认为具有神光的塑像都被用透明的塑料布包裹着,以免被维修中的灰尘沾染。其中也包括达赖的法座。

由于维修的缘故,措钦大殿内目前暂不被用作僧人诵经的场所,诵经活动转移到了郭芒扎仓,大殿因此显得空旷了很多。僧人阿旺热桑仍旧每天留守在此,他的任务是值班,整理香火钱,并在需要时引导游人和朝佛信众。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藏族阿妈前来给仍旧燃烧的长明灯续酥油。尽管要维修,但佛前的长明灯从来没有熄灭过。

日上三竿之时,大殿前广场上的游人多了起来,而且不乏来自欧美等国的境外游客。导游们用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介绍着哲蚌寺,并不时能从有的导游口中听到关于“三·一四”的事情。去年拉萨发生“三·一四”事件,哲蚌寺曾一度成为境内外关注的焦点,但现在已经平静了很多,关于这一点,喇嘛们脸上安详的笑容便是答案。

离开哲蚌寺的时候再次遇到江巴。江巴说,他信仰藏传佛教,因此会用自己最好的劳动、最好的做工、最好的材料和最虔诚的心来维修这座他心目中神圣的寺庙。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