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专家宋大川:保护文物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保护地下文物的事件多发生在郊区县,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地下文物保护几乎是空白。

自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我曾多次以不同形式关注本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交了“关于将地下文物保护列为工程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的建议”、“关于房地产开发工程应做好地下文物保护的建议”、“关于奥运场馆工程应做好文物保护的建议”等提案。有关提案的提出对推动本市地下文物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奥运场馆工程和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严格地执行了《文物保护法》,出土了2000多件珍贵文物,保护了部分地下文物。但是,大量的文物目前仍面临着被毁或已毁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本市没有出台任何关于地下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

需要指出的是,地下文物保护的审批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多,依靠文物部门难以协调。从制定文物保护法规方面,涉及的部门有: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市文物局等;从地下文物保护的审批程序方面,涉及的部门有:市发改委、市规委、市建委、市国土局、市文物局等;地下文物保护经费来源涉及的部门有: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配合基本建设考古涉及的建设单位。保护文物不仅是文物部门或某个文物单位的事,而是政府及各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为此建议:由市长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地下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或效仿河南、陕西、云南等省,暂以市政府名义公布地下文物保护通知;为建立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审批程序有章可寻,有法可依,由市人大制定并公布地下文物保护条例。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