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老邮局需“返工”修缮 要从细节重现民国风

坐落在太平南路与建康路交汇处的夫子庙邮局支局是南京在用邮局里年龄“最老”的,今年已经86岁。记者近日从市建委获悉,前几年修缮过的夫子庙邮局支局,局部外观需“返工”修缮。新“出炉”的修缮方案力求“原汁原味”,小到一只铁艺支架,大到入口大门,都会把这幢老建筑的装饰细节重新展示出来。

“细节还原”民国风

记者昨天在该支局门口看到,该建筑造型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形式,楼房正面朝东,南北对称。平面呈“凹”字形,大门处为花岗岩台阶,正面为宽形柱式门廊和8根爱奥尼柱。台阶两侧各建有一个混凝土邮箱,还能依稀看到邮箱上刻着的“邮政”字样。最漂亮的是,大楼顶部中央建有一座圆顶西式风格的钟台,雕刻、装饰都保存完好,不过,上面的钟面早已不见。

作为市级文保单位和已经名列民国建筑保护名录的建筑,这个老邮局之前曾完成过一次整体出新。但出新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很多细节工作不到位。

目前已经设计完成的《夫子庙邮局支局外观修缮方案》,将使该邮局成为南京市首个出新完毕后,还需进行“细节还原”的民国建筑。

大招牌“化整为零”

南京市近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及江苏省文物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告诉记者,“细节还原”是为了让老建筑的门高、檐壁等装饰细节都依旧能展示出来。

目前专家们设计的外观修缮方案是,正门东立面改造,将撤掉卷帘门,换上定制的铁艺防盗门以及招牌框,将原来“中国邮政”字样的绿色大招牌“化整为零”,改在檐上立字牌。在上部,拆掉檐壁外包裹的巨大广告牌匾,把原有的檐壁以及柱头装饰完全展示出来。临夫子庙的南立面上,分散的几个标识挂牌统一样式置于入口门扇上,改善杂乱、乱凿墙面的现象,恢复立面原貌。同时,在窗口对应的位置开门,作为门市入口。二楼的空调机线穿过楼板落地。

整治完毕后,这处最老邮局外立面上还将挂上“正名”以及一并介绍建筑历史的“南京近代重要建筑”的铜牌。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