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修缮曹起溍故居

曹起溍是扬州市早期党组织领导人,曹起溍故居的修缮工作一直备受各方人士关注。

曹起溍故居位于逸圃东面东关街338号的一个小巷内。修缮工程保留了原先的院落结构,对一些房屋进行了拆除大修。目前,大修的房屋已经立起了柱梁,整个院落房屋结构已经显现。

正在修建的房屋为前后两排主建筑,各4间,两排建筑的西侧有一组厢房连接,整个建筑呈现倒U字形格局。据了解,曹起溍故居内的建筑几经改建,现仅存晚清时期建造的民宅南向四间,西厢房一间,天井一方,修缮前为一张姓私人住宅。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工程自5月6日启动,按照原先的布局进行修缮,新建建筑面积近200平米。经过前期旧危房揭瓦拆除,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开始搭设梁柱等排架,预计6月20日左右竣工。

曹起溍故居目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介绍说,曹起溍字建虞,曾化名鲁士英、陈君豪,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1925年5月曹起溍由恽代英介绍入党,后任中共扬州最早的党组织——省立第八中学党支部书记,1928年8月后,历任中共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城区区委书记和泰县县委书记。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展农村党员;两次赴泰州,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州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广大农村,曹起溍成立“农民协会”、“穷人会”等农民组织,开展斗争,为农民争取利益,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的基础。

不仅在农村建立党组织,曹起溍还积极创办我党历史上比较早的地方刊物《红旗》,印发《国家革命与阶级斗争》等手册。1929年8月16日在泰州被捕后,他在狱中写下“虎丘战罢转焦山,砥柱中流非等闲;马革裹尸励尔志,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壮丽诗篇。1931年2月24日从容就义于镇江北固山下,年仅25岁。

有关人士指出,曹起溍故居将成为扬州党史的重要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