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混凝土修复都江堰鱼嘴

编者按: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不仅夺走了成千上万同胞的生命,也给珍贵文物、世界遗产集中的四川带来了极大损失: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受损严重,二王庙在地震中毁于一旦,伏龙观屋脊坍塌、千年“鱼嘴”震裂,上清宫、天师洞结构受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多处垮塌……许多博物馆、文管所的馆藏文物受损严重,共计损毁文物1839件,其中珍贵文物151件。全省20个博物馆、文管所损毁垮塌。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深切缅怀遇难同胞的同时,我们也将关切的目光对准了那些曾经受损的名胜古迹。为此本报特派记者前往四川震区,以期更真实更直观地了解各项文化遗产恢复与保护的现状。
探访震区文化遗产
系列报道①
美联社去年曾用一句英国谚语比喻都江堰:对于弥历炮火的老兵来说,偶遇小败并不可夺其志。
“5·12”地震发生后没多久,都江堰市文物局副局长樊拓宇就带领兄弟们来到都江堰和附近的二王庙。“没有什么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当时只想着我们的文物有没有损坏。”他的声音有些嘶哑,大约是因为持续讨论修复方案和接待记者所致。“到事后回想起来才有点后怕:万一余震造成伤亡,我就没办法向兄弟们的家人交代了。”
所幸的是,樊拓宇和他的兄弟们都无大恙,而都江堰这个老兵,仍屹立在岷江之上,只是多了包扎的痕迹。“你别小看这些裂纹——”樊拓宇指着“鱼嘴”上数十条如细蛇般匍匐着的裂纹:“它们可吃下了整整665吨混凝土浆!”
地震中,改建于1936年的混凝土“鱼嘴”出现了多条最长达20米的裂缝,纵横交错。随着江水的不断冲击,裂口内产生的水压很可能将鱼嘴撕溃!其后果不仅是千年古堰溃毁,成都平原也将面临灾难。与此同时,位于“鱼嘴”广场地下的外江闸控制中心墙体倒塌,人力几乎无法掌控水闸,外江的分流使负责下游崇州大邑等170万亩灌溉面积的沙黑总河出现断流。
救险如救火!地震的第二天,都江堰管理局渠首管理处副处长许先海带领队伍,将665吨水泥砂浆注入裂缝进行封堵,确保“鱼嘴”安全。5月16日,对沙黑总河右岸进行了330米长的修复,该河在5月17日复流。
2008年5月下旬,央视通过航拍展示古堰“不溃”,公众无不松了口气。时隔一年,樊拓宇在面对记者的时候,又道出了这座千年古堰化险为夷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跟许多人想的不一样,都江堰不是水坝!”
川藏地势起伏磅礴,岷江是众多无羁之水中的一条,它从上游一路喧腾呼啸而来,到了青城、玉垒两山处突感舒坦宽广,自是遍地肆流,有些撒欢儿的气象。李冰父子历经8年在这里开山筑堰,从此造福成都平原。
相传,李冰总结多年经验得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正是这一设计让都江堰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所以经历无数洪水地震,仍安然无恙。正是因为堰体很矮,只高出水平面数米;而水滩深且广阔,地震的能量大部为水吸收,因此最多只是撕裂部分堰体,而不会整体溃塌,这正是李冰设计的精华所在。虽然人工抢补及时,是这座都江堰市、四川乃至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依然屹立的重要原因,但两千年前古人的先见之明,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如今,都江堰已再次向公众开放,再来到“鱼嘴”广场,只见游人如织,四周草木森森,人们或拍照、或眺望。而樊拓宇的办公室就在景区内一个人迹鲜至的角落,这是一座灰色、被树木遮盖的两层小院。“都江堰修完了,现在重点是修复二王庙、伏龙观和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这项工程至少需要两年。”
回顾
地震对都江堰及青城山造成的损坏有限,经过几个月的抢修与恢复,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已于2008年国庆期间恢复开放。开放的区域为离堆古园、都江堰水利工程、安澜索桥、玉垒山、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青城山索道和月城湖等景点。按照规划,都江堰市将在两年内实现全景区的恢复重建开放;三年后,各项经济指标达到2007年水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