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博物馆保护“非遗”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利用各级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杨力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品类众多,不同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与过去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传统手工艺也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沉淀下来,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正处于濒危状态。为此,博物馆式的保护就成为传承民族记忆、收藏珍贵遗存传之后世必要的方式。

杨力舟认为,在普查、收集、整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抢救物质形态的实物必须放在第一位;而利用现代影像、录音、数字化手段保存的各种民间艺术,工艺生产过程,传承人的录音、表演、绝活制作过程,民俗活动资源的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等,都应当收藏进博物馆。尤其是对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体现民族根基的原生态遗存,收集在博物馆里就更有深远意义。

杨力舟建议,政府批拨专款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发达的地区要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经济一般的地区则可在现有的文化馆里设专厅、专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管与展览场所。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