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炮台迎十年最大维修 封护铁炮不接触空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处理过和未经处理的古炮对比

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虎门炮台遗址欲借科技力量披上保护衣。记者日前获悉,炮台计划于明年启动第二期保护工程,争取在数年内全面完成炮台的抢救性维修工作。上周末,来自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家级文博单位,以及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多位国家级专家及广东省内文博专家会聚东莞虎门,对遗址范围内发现的明清铁炮和现存土遗址保护研究项目展开研讨和评审。

十多年来最大一次维修

据介绍,虎门炮台群原有铁炮300余门,保存至今的还有170多门,其中很大一部分收藏在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包括清代铁炮、德国克虏伯炮及英国阿姆斯特朗炮等。这批古炮因长期遭受酸雨、海洋盐雾和潮湿气候等的侵袭,普遍存在着鼓包、剥落、崩解等不同程度的腐蚀与损坏,而且腐蚀仍在蔓延。

虎门炮台土遗址尚存4000多米,主要包括大人山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威远炮台围墙、镇远炮台围墙、靖远炮台围墙及南山顶炮台古围墙等。其中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于地处露天,又近海边,在风雨和人为因素侵蚀下,损毁严重,现仅存1461.9米,质地已经变得十分脆弱。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人张建雄介绍,遗址整体境况尚可,但个别地方危殆。虎门炮台自1997年经过了第一期维修之后——当时主要集中在靖远、镇远、威远炮台等部分——十多年来还没有经过全面的大规模维修。计划于明年启动的二期保护工程,将主要对沙角炮台、定洋台、蛇头湾炮台,以及虎门提督署寨墙、南山营文物等进行维护。工程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完成,届时东莞范围内的虎门炮台所有遗址都将维护完成。而馆藏的171门铁炮,也将分年逐步进行保护处理。

记者了解到,二期维修工程将分为抢救性维修、日常保养和维护性保养三种方式进行。优先对遗址中受损害较大、风险大的文物遗迹进行抢救性维修,如像出现坍塌危险的捕鱼台、濒海台等。文物本体相对稳定,游客相对较少的地方将列入日常保养性维修的范围。

“封护”铁炮不与空气接触

张建雄表示,二期工程现在已经进入工程设计招标阶段,未来将根据“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记者了解到,东莞市政府最近专门拨款近一千万元,用于对虎门炮台旧址的二期维护工程,这是目前虎门炮台规模最大的一次保养维护工程。

科研课题主要承担单位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海防遗址保护研究项目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展海防炮的腐蚀机理和保护技术研究,二是研发土遗址保护新材料。科研人员在博物馆内选取了两门有典型代表性的锈蚀铁炮进行整体保护研究试验。选择的材料有几方面作用,既能让铁“钝化”,不易生锈,还能“封护”铁炮表面,大大减少它和空气的接触。土遗址保护方面,在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的一小段典型墙体上进行现场加固处理试点。初步选择的材料在渗透性、抗压强度、抗崩解能力、耐磨损冲刷及耐老化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