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稳步推进民国建筑保护工作

完善设施功能、提升环境档次、留住文化魂魄、彰显城市特色。经过历时一年多的保护改造,南京民国建筑群中的颐和路公馆12号街区、桃源新村片区、复成新村片区和慧园里风貌区已经修缮一新。从12月13日召开的南京市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和特色街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继桃源新村、复成新村、慧园里三大片区修复近日竣工后,颐和路公馆12号街区也将于年底新装亮相。

目前南京市经调查核实列入历史文化资源的近现代建筑有900余处约1500余栋,其中165栋已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通过实施颐和路12街区、桃源新村片区、慧园里风貌区以及国际联欢社旧址等一批保护改造项目,整体保护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明年南京市将继续稳步推进民国建筑保护工作,打造更多亮点。

根据计划,明年南京市总体将实施一线、五片、七点及今年转接项目。其中“一线”为淮海路—延龄巷—游府西街—文昌巷,重点保护改造金陵刻经处、游府西街8号、李鸿章祠堂等;“五片”为颐和路风貌区11号地块、梅园新村钟岚里风貌区、晨光厂风貌区、西白菜园风貌区和树德坊近现代建筑群;“七点”则包括位于省军区内的“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中山东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位于金陵中学的汇文书院钟楼、矿路学堂遗址等。新街口工行(原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原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太平南路交行(原中南银行南京分行原址)、大华电影院等老建筑改造则作为今年接转项目于明年实施。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