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国际古迹遗址日计划
由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建议,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18日设为国际古迹遗址日。鉴于需要保护的文物遗产的多样性,近几年来,ICOMOS 建议应突出遗址日的主题,希望委员会及其成员举行一系列与全球主题或与当地民族文化遗产本体相结合的活动、纪念会议、座谈会或者其他活动,以提升公众、文化遗产拥有者及当地政府的文化遗产意识。
最近几年,4月18日的主题有历史村庄、20世纪的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东方建筑学和建筑遗产等。
遗址
2007年是《世界遗产公约》缔结35周年同时也将迎来第25个国际古迹遗址日。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致力于扩大国际古迹遗址日的影响,ICOMOS及其成员将和学者、专家坐在一起反思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因而,ICOMOS建议进一步调研“遗址”——ICOMOS的重要概念之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章程》第三款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世界遗产公约》定义 “遗址”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工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2007年主题: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在咨询委员会期间讨论决定,2007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它能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对景观或现象在人类、文化、象征和纪念等方面的多样性的认识,以加强保护。它们被描述为“自然”,而其重要的文化构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被忽视。
作为验证过去或生活空间的景观,是通过传统、仪式或信仰的延续,物理干涉,科学、艺术作品或者通过与之相联系的叙述流传下来的记忆而形成的。其遗产的多样性被表达为地名、过去社会留下的痕迹、空间结构、本土建筑物。同时,形成了社会或文化的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它们见证了数百年来的农业活动或者近代工业活动,甚至战争留下的沧桑。我们的文化已经证明,人类感知的成果带来了科学知识的增长。景观完全承载了文化的多样性,其中一些与知识、传统或者赋予了象征或宗教特征的思想,甚至在某些艺术品或者历史参考资料中的重要意义相联系。我们需要认识它们,以更好地保存和保护这些活态遗产。
至于自然纪念物,同样也表达了文化的多样性,且常常是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岩石、山脉、低谷或者其他地质构成已经被用于宗教仪式,作为地标,或者给予艺术家、航海家或者传奇以灵感。它们的特性,它们在某一传统或一个村庄中所占位置,使某些树木甚至森林成为真实的文化纪念物。传统和建筑的历史源流极其丰富多样。有人认为,火山或者风在历史遗产中也有与它们紧密相连的重要价值。
对于景观和自然纪念物遗产多样性的进一步的认识,已经转变为保存和保护实践的多样性。在一些地方,它们已经被列入保护名录。如,在日本、(北美洲)范库弗峰、阿尔巴尼亚蓝眼睛风景区的一些意义不凡的树木。有些地方,测量(评估)被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声称农业的文化多样性被作为创造景观的一种途径。在别处,神圣的岩石、森林的文化价值(有时是普遍性的)已获得公认,如澳大利亚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或尼日利亚奥逊州奥绍格博(Osun Oshogbo)神圣的丛林,就是这种情况。现实表明,怎样描述它以引起科学学科和文化遗产的紧密结合,胜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
2008主题:宗教遗产和宗教场所
经联合国大会和几个委员会及成员们表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决定,以“宗教遗产和场所”为2008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一般看来,宗教活动和信仰引导人类社会标志生存空间、营建场所,完成作品或者建立充满深远意义和历史记忆的档案,使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遗产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在景观中,此主题通过地名、与某些自然要素相联系的习俗典礼或朝拜仪式表达它本身。另外,在创造这些遗产中,在大量的现代建筑物和它们所包含的对象的建造中,凝聚了过去和当代社会艺术和科学的总和。
现在,这些遗产在其多样性的保存方面,对社区来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这里提出了需要共享经验的问题。例如,加拿大魁北克宗教遗产基金会摸索了一种在不同派系之间对话的创新模式,编制了大量的程序(10年间20多亿美元),按照ICOMOS的原则,恢复宗教场所和艺术品,改造建筑物以便于它们的利用。随着国际社会对宗教认识的日益提升,作为在近几十年来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显现出来了。2008年4月18日对ICOMOS成员和委员会宣传知识的多样性,保护这些大量的遗产将是一个机会。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与宗教场所拥有者、管理者建立联系,争取他们对ICOMOS及其保护原则的支持的机会。因此,ICOMOS邀请大家设计活动并参与其中。如,在这些遗产地的宗教管理部门中——鉴别一些实践的模式或在世界范围内值得和同行共享的成果以加强保护,这是ICOMOS首要的任务。
因此,ICOMOS邀请大家利用这两个主题——2007年4月18日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和2008年4月18日“宗教遗产和宗教场所”——以建立公众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校或者其他协会之间的合作关系,帮助ICOMOS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与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或宗教场所的使用者、研究人士的对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