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宫”大修 保留“王府”特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宫效果图

昨天上午,备受市民关注的“三宫”修缮工程正式动工。修缮过程中,将对照历史资料和照片,采用多项特殊工艺还原古建筑群的历史原貌,并延长其寿命。

不复原成“纯粹”清代王府

负责修缮设计工作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威介绍,虽然李纯祠堂(“三宫”古建筑群)的前身是清代的亲王府,但在此次修缮过程中,不仅要保护李纯祠堂现有的清代建筑特征,也要保护在建设李纯祠堂时添加的其他元素,包括不符合亲王府制的古建筑元素、墓园元素、近代建筑元素等,如中轴线上的石牌坊、华表、戏楼、近代铺装、部分建筑的板条抹灰顶棚、门窗隔扇的五金件等。“我们会对照历史资料和照片去还原古建筑群的原貌,例如,地上的进口花砖、配殿的吊顶和石膏线在当时都是很‘时尚’的!这些都是时间的见证、岁月的痕迹,将被充分保留。”

“披麻戴孝”延长建筑寿命

“三宫”修缮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新奇的工艺。负责施工的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告诉记者,古建筑群中所有的柱子都将采用“披麻戴孝”工艺进行修缮,即先铺一层麻,再刷一层漆,并将这样的工序重复9次,刷了9层漆后的柱子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可以保证30年-50年内不出现裂痕。

刘军表示,“三宫”修缮工程的工期预计在一年半左右。虽然修缮后的“三宫”将增加文物展示陈列、影视拍摄等现代功能,但是不会在古建筑群中添加新的建筑、结构及任何时尚元素。而且,像暖气、燃气等都不会被引入其中,也不会在建筑内部增设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