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松岗直波碉楼灾后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2008年10月13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阿坝州人民政府在阿坝州马尔康县举行了 “松岗直波碉楼灾后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办公室主任刘曙光、全国政协常委、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王琼、阿坝州副州长刘文芝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仪式由王琼副局长主持,童明康副局长、苏士澍社长和刘文芝副州长在开工仪式上分别作了讲话。

5.12汶川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藏羌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此项工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次用于直波碉楼抢救维修的经费200万元,就是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组织捐赠。开工仪式上苏士澍社长向在地震中遇难人员表示深切的哀悼,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给予了极大的鼓励。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直波碉楼抢救保护工程是继国家文物局7月15日启动的“藏羌碉楼与村寨维修保护工程”中的又一重点项目。藏族是一个历史积淀深厚、文化灿烂辉煌的伟大民族,在川西北高原上耸立的一座座藏族碉楼,就是杰出的代表。这些巍峨耸立的碉楼,是藏族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活化石,充分显现出了四川藏族地区独有的民族风情和民俗特点,她是藏族人民宝贵的文化传统与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传统与财富之一。有效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各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组织实施每一个工作环节;也希望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工程单位,组织、协调、培训好当地工匠,积极投身美好家园的重建之中。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维修原则,运用藏族建筑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技术,最大限度的保留、还原“藏族碉楼”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原有的面貌和气质。将该工程做成一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优质工程和民生工程,并通过“藏族碉楼抢救保护工程”,推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向藏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直波碉楼抢救保护工程,是四川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第三个工程,也是四川藏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保护工程。承担本次修复设计任务的专家团队十分尊重藏族的古老文化,认真研究了藏族碉楼的营造技艺,制定了科学的设计方案,旨在既要妥善修复受损的文物建筑,同时也要培养当地的维修队伍和人才,使藏族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