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文物保护工作

10月13日至17日,在陕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前往陕西省的咸阳、渭南、西安市等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当地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向代表们汇报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大遗址保护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思路。

这次调研活动由在陕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专题调研组召集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女士带队,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和相关部门的同志随同调研。参加调研的代表一行15人先后深入咸阳市五陵原古墓葬遗址群、唐陵园大遗址区和渭南市唐陵园大遗址区、韩城两周贵族墓地遗址及西安市临潼秦始皇陵园遗址、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陕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这次文物保护专题调研活动,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提升文物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长效机制。

陕西先后出台过多项专门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投入巨资对全省境内的大遗址进行卓有成效的保护和利用。咸阳市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14个文管所,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文物保护协会和市、县、乡、村四级以大遗址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网络。渭南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帮助韩城、蒲城、华阴等地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政府每年以大遗址保护为重点,与各县(市)政府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中将主体保护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突出了大遗址主体的宏伟气势和文化内涵,改善了大遗址周边的环境风貌和人居环境。

在陕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通过5天集中对陕西重点文物市、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大遗址保护专题实地调研后强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站在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重视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提高文物遗存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影响力,切实发挥文化遗产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据调研组负责人介绍,这次在陕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结束后,将根据深入基层了解的真实情况和各地的情况反映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酝酿、起草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大遗址占陕西文物总数的近二分之一。这些大遗址有的是中华文化起源的遗址,有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遗址和帝王的陵园遗址,具有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等级高等特点。目前,陕西有西安、延安、榆林、韩城、咸阳、汉中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凤翔、三原、神木、城固、佳县、勉县、府谷、黄陵、蒲城、华阴、乾县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