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雷峰塔天宫五代吴越国银质阿育王塔修复启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更好地唤起社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10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在贵宾室隆重举行了雷峰塔天宫五代吴越国银质阿育王塔修复新闻发布会,杭城各大媒体纷纷到场,竞相采访,同时该塔修复工作宣告启动。

发布会上,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陈浩首先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确保该塔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原状,我馆邀请了来自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对这件受损的阿育王塔进行会诊,并制定了具体的修复方案。目前,修复工作准备就绪,并已着手展开。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杨统环等专家对该塔的妥善修复充满信心,并表示会与我馆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争取今年年底完成修复工作。

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弘俶于宋太祖开宝年间动工兴建的佛塔,1924年倒塌。2000年2月~2001年7月,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先后发掘出两座银质阿育王塔。地宫出土的内奉“佛螺髻发”舍利的银鎏金阿育王塔,塔身完整无缺,历经千年依然熠熠闪光,宛如新造。而天宫的内置金舍利瓶的银阿育王塔,因雷峰塔倒塌,出土时虽外观良好,但挤压变形严重,所幸的是,经考古人员细心拆卸后发现该塔主要部分基本没有缺失。两塔形制、装饰题材、质地均相同,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塔基、塔身、塔身四角耸立的四根蕉叶状山花,以及立于塔身正中的五重相轮塔刹,方形的塔身四面镂刻有佛祖生前善行的故事画面。不同之处在于,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塔内盛有金制容器,即所谓的“金棺”,存放着当年钱弘俶供奉的“佛螺髻发”舍利。而天宫的阿育王塔,塔内悬挂4厘米高的葫芦状金瓶,内含舍利。

雷峰塔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2007年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雷峰塔出土的珍贵文物全部移交给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阿育王塔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显得弥足珍贵,而我馆则成为全国惟一一家同时珍藏有天宫、地宫出土“阿育王塔”的博物馆。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将文物保护和利用并重的观念传达给了社会——通过修复能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并充分发挥文物的科学研究及陈列宣传作用。浙江省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一直在积极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工作,“长效防霉防蛀装裱黏合剂”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雷峰塔天宫内置金舍利瓶的银阿育王塔若成功修复,定能为我国文物修复技术的提高和运用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在该塔修复过程中,我馆会随时将修复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告,并通过媒体的宣传,唤起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待修复完成,我馆还会将其与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阿育王塔一并向观众展示,让人们共享这一难得的文物大餐。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