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

6月27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和宝鸡市文物局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召开《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评审会,经过与会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议审定,原则通过对规划的评审。

北首岭遗址位于宝鸡市金陵河西岸的二阶台地之上,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从1958年8月到1978年6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遗址进行了7次发掘,发掘面积4727平方米,发现墓葬500余座、房屋基址50余处。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遗物6000余件,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和聚落布局等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北道岭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加强对北首岭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积极挖掘文化内涵,打响姜炎文化这张品牌,宝鸡市投资近1300万元,先后搬迁了龙泉中学高中部,无偿为北首岭遗址陈列馆划拨土地33.5亩,为北首岭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为了搞好北道岭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2006年8月,北首岭遗址陈列馆委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7年11月,规划单位完成了《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大纲》的编制,并征求了陕西省文物局等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内容包含总则、专项评估、保护区划、保护措施、环境规划、展示规划、投资估算等内容,其总体思路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采用遗址公园的整体展示方式,通过建设遗址保护大厅、地面显现展示、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及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多方位展示北首岭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遗址所在区域的环境品质,实现遗址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评审会上,组成了以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为主任委员、文物处处长周魁英、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馆长张礼智、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尹申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炜林、宝鸡市文物局局长任周方、宝鸡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宋建国等为成员的评审委员会,在听取了规划单位的规划情况介绍后,各位专家就北首岭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规划文本的规范、规划内容的完善和规划预算的调整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指导思想明确、编制思路清晰、保护措施切实可行,原则同意通过省级评审,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逐级上报国家文物局审定。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