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明代古桥能否免拆
2016-04-07 09:24:57 来源:中安在线 已浏览次
3月21日,宣城市城乡规划局在单位网站规划公示一栏公布了阳德路(宛溪路—陵阳路)道路规划设计方案。作为城市主干道,该道路规划长度4500米,道路跨水阳江、双桥河各设大桥一座,其中,跨水阳江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宽度50米。
“我发现跨水阳江的大桥与东溪桥老桥高度重合,这意味着有着400余年历史的东溪桥残桥将要拆除。 ”3月28日晚,宣城网友十里昭山在当地市民论坛发帖请求建设部门对东溪桥“手下留情”。老百姓所说的东溪桥古名惠济桥,是皖南成百上千座古桥中的经典之作,曾是宣城境内最大的古桥。
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石巍告诉记者,此桥建于明代隆庆年间,由时任宁国知府王嘉宾和宣城知县姜奇方倡建,隆庆癸酉(公元1573年)四月建成,历时一年多,礼部侍郎董传策应宣城籍名臣梅守德约请撰写《新建惠济桥碑记》,登载在《宁国府志》和《宣城县志》中。该桥共有9孔,长100多米,宽8米多,高约15米,曾经一举改善了宁国府城的对外交通。
宣城境内溪流纵横,建桥历史久远,《宣城县志》中记载的古桥就有一百多处。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宣州大地上至今仍保留着三十余座古桥。作为联系宣城和苏杭的交通要道,惠济桥历代多次重修,也是承载抗战记忆的活化石。如今的惠济桥只剩下几个桥墩、一段桥面和护坡。站在拱形桥洞下,尚能目睹这座古桥古朴厚重的历史风貌,也能从残存的“糯米稀”和木桩中窥见古代造桥工艺的卓绝和古人的智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惠济桥遗址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点,2015年被公布为保护性建筑。
“对于不可复制的古桥文物遗址,我们有保护的责任。”4月5日上午,宣城市文物局局长刘政告诉记者。鉴于新建大桥有一个桥墩与惠济桥东两个桥墩重合,惠济桥或遭拆除。为此,他们积极与规划和建设部门沟通,希望能在推进城市交通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古桥遗址。
规划部门:将进一步优化方案,但肯定不会拆除惠济桥
“目前,方案公示期已结束,我们将综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向市政府汇报。 ”4月6日上午,宣城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方刚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对公示期间出现的各种意见十分重视,已经召开过一次由文物、规划和建设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
方刚说,规划部门也高度重视文物保护问题,并征求过文物部门的意见,设计单位也提供了三套方案。除了引发热议的方案,还有改造下游50米处目前正在通行的平桥方案,建造成本在8000万元左右,但需要拆除旧桥,会影响到城市交通。另外一种是大跨径的斜拉桥方案,直接跨越古桥,但是成本约需3.1亿元,势必增加投资2亿多元。如果绕开这两座桥,拆迁成本巨大。下一步,他们将对三种方案进行权衡优化,但肯定不会拆除惠济桥,最终实现惠济桥遗址原地保护。
“目前确定由文物主管部门对老桥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证,我们将依据论证结果,适当调整和完善规划方案。 ”方刚说。 “我们希望既能保护好古桥,又能建设新桥,从而实现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刘政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