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具面临清理文保志愿者奔走寻找安放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姚老太太(右)担心半生收藏被当垃圾扔

 

  扬子晚报网3月28日讯(记者 张可 文/摄)家住御道街小区的一对老夫妻,对江南古民居中的房屋构件、老家具非常痴迷。他们将自己30多年来收集的“宝贝”存放在居民楼下自行车棚内。由于小区即将出新等原因,社区将在今年清明小长假前将这些老器物清出。老人表示,愿意捐赠给同样爱好历史文化的人士,而不是自己半辈子的“心血”像垃圾一样被扔掉。

 

  花窗、梳妆台……车棚里的“宝贝”真不少

 

  去过甘熙故居、江宁杨柳村的市民、游客,都会对这些现存古民居的雕梁画栋、原汁原味的老家具留下深刻印象。其实在南京城区、近郊城市建设与拆迁中,不少老民居的“零件”都流散至民间,收藏者颇多。

 

  家住御道街的黄老先生、姚老太太夫妇俩,就是南京老民居的“忠实粉丝”。“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集,一直到现在。”这两年老夫妻俩身体不好,不能出远门,“但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满世界转悠,寻摸这些老物件,南京的郊区的各个角落几乎跑遍了。”黄老先生说。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在他们的藏品中,单是做工精细的方形花窗就是10件左右。此外,还有几扇带有花窗的完整木门以及保存尚好的梳妆台。姚老太太告诉记者,这些老物件是2015年底是搬到楼下自行车棚的,但最近社区工作人员却告诉她要立即清走,把车棚空出来。

 

  社区也无奈:占用公共区域其他居民意见大

 

  今天记者走访现场时,正好有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对车棚进行清理。御道街小区所在的南航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老夫妻俩把东西搬来时,就已经打过招呼,提出尽快找到安置的地方,把老物件从车棚搬走。但几个月来没有动静,所以直接请来搬家工人对准备对车棚进行清理。

 

  “由于占用的是车棚,是公共用地,其他的居民意见比较大,不断地进行投诉,如果社区再不采取行动,就很难交代了,所以通知了老夫妻俩周一就要把东西搬走。”这位负责人无奈地介绍,而且小区很快就要进行出新了,以后车棚也肯定不能堆放杂物的。

 

  最后期限4月2日,志愿者们四处奔走呼吁

 

  在记者的协调下,社区负责人当着姚老太太的面表示,可以再延后几天,但最后期限是清明小长假首日,也就是4月2日前,必须将老物件搬出车棚。

 

  老夫妻的麻烦也受到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志愿者的关注。志愿者王先生、李先生在看过老物件后告诉记者,“这些虽然不是多么珍贵的‘文物’,但都来自原汁原味的老民居,如果文物部门对类似古民居修缮时完全可以利用。如果能物尽其用,也是对老人半生心血的尊重。”志愿者王先生表示,他将尽力联系各方人士,为老物件找一个“新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