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一路改造拆迁范围划定 文物建筑将不会拆除

 “老路换新颜 五一路改造追赶时代步伐”、“主动搬迁荣誉实惠 展望未来生活更美”……在太原市五一路的人行便道,挂满了类似的条幅。

  今年4月,太原五一路将进行道路改造,计划重修迎泽大街至胜利街段,并且打通至涧河路。改造后,道路全长4.8千米,红线宽度40米至50米,8车道双向通行。1月12日,记者前往五一路沿线,实地探访道路改造前的现状。据了解,五一路改造涉及拆迁工作量较大,目前全线拆迁桩号已全部划定,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华义美发厅等文物建筑,被规划红线避开,将不会拆除。

 承载50年的记忆

  “这就要拆了,舍不得呀。”听记者询问附近拆迁情况,坐在路边的老人李东阁不停念叨着这样一句话,但始终注视着面前的五一路。可能是受到李东阁的影响,身边原本聊得热火朝天的老人们,都不再说话,把目光投向马路上。

  88岁的李东阁家住五一路新民中街东北角,到今年5月,老人住在这里整57年。从十多年前开始,每天下午,李东阁都会和附近的老哥们坐在路边,聊聊三十年前的老豆腐、油条,以前街对面老房子的样子,想象未来的五一路有多宽。

  “老房子剩得不多了,能留下多少?”提起修路拆迁,李东阁最关心的是,家门口的老房子会不会拆,能保留多少,这也是市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五一路周边的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已经深深扎根在老太原人的记忆中,涉及道路改造拆迁的,主要有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华义美发厅、南华门片区。涂在墙体上的桩号显示,南华门片区可能要向外拆除10米左右,国民师范旧址不会被拆除,华义美发厅也在规划红线外。

 拆迁任务量巨大

  老房子有拆、有不拆,而其他处于红线范围内的普通建筑,都将拆除。

  在五一路东侧的人行便道上,挂了许多红色条幅,沿街的围墙、门面房墙体上,用红字标示了桩号。现在只有双向四车道的路面宽度,距离红线规划的40到50米有一定差距。绝大部分路段,都需要拆除现有道路两侧10米以上的建筑。在五一路最狭窄处,两侧需要拆迁的范围则是30米宽。

  所谓桩号,即表示该处距离工程起点的距离,以及与规划红线的位置关系。以“K2+820+3.9M”为例,“K2+820”是该处距离工程起点五一广场的距离是2820米,“+3.9M”代表此处在规划红线内3.9米,至少需要向外侧延伸3.9米,才能满足道路改造需要。在这3.9米范围内的建筑,原则上都将拆除。

  五一路沿线商铺、建筑,除五一广场北侧、新民中街北侧路东范围外,大部分区域都有建筑或多或少的处于红线范围内,包括部分老围墙、山大二院大门、众多年代较久的小区,都在拆迁范围内。

  修建于1952年,距今已超过60年的北沙河桥,也将在此次改造中重修。新桥将比旧桥宽21米。

  省城又一主干道

  目前,五一路沿街大部分商铺已经开始进行清仓甩卖,甚至已经关门歇业。挂满路边的条幅,意味着五一路改造拆迁正式启动。

  本次改造,不但将破损的旧路面全部重修,还将从胜利街丁字路口开始一路向北,打通至涧河路。在道路北延的同时,对周边的地块进行同步开发。为完善周边路网,方便附近市民出行,相关单位将采用远近期结合,分批建设的方式进行相关道路整体微循环工程。

  五一路机动车道狭窄,沿线几乎没有人行天桥,无论是开车,还是步行,交通都很不便。“虽然这条路也很热闹,但提起五一路,大家的印象就是条小路。”李东阁说。虽然舍不得搬离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但老人还是对修路拆迁表示理解和接受。

  据了解,本次改造内容包括桥涵、电力入地、照明、绿化等建设。全部完工后,市民将可以沿五一路直达动物园。新的五一路,将和并州路一起,成为省城又一条贯通南北的主干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