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发生地 龚自珍故居启动腾退
2015-12-07 16:58:26 作者:崔红 来源:北京晨报 已浏览次
来自“西城区201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的消息,著名的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东莞会馆、龚自珍故居等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目前正在腾退中,明年启动修缮。
这5处文保单位都位于宣武门西侧,早已沦为民居,杨椒山祠还一度成为菜市场,因其为高大的祠堂建筑,嵌有文保单位的汉白玉铭牌,却常年被白菜萝卜“包围”,多次引舆论关注。杨椒山是明朝重臣,因弹劾严嵩而遇害,有“北京城隍爷”即“北京保护神”的美誉。杨椒山故居即杨椒山祠距今有500年历史,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举人在此聚会,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
西城区表示,5处文保院落所在的“宣西北”区域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借助棚改的政策和契机,腾退这5处文保院落,涉及居民278户。与以前的房地产开发带动文物保护不同,这次文物解危是先按照棚改政策予以腾退,然后由政府“回购”这5处院落,“把合理的成本还给企业,保证文物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在政府手里。”西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5处文物院落修缮后如何使用,有关部门表示正在研讨中,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文物的使用必须与历史文化有渊源,可以接续历史,传承文化。而且一定要让市民进得去、有得看。”比如,沈家本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主持制定《大清民律》等一系列法典,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曾请他出任司法总长,老人托疾不出。“因此,沈家本故居修缮后的再利用一定跟‘法’有关,比如展示宣传法制文化。”西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而“杨椒山祠有可能打造成现代书院。”
据有关人员介绍,“过去的文物是腾退完了再想怎么利用,而且是谁出钱开发修缮,就把文物的使用权交给他,而企业总是惦记着平衡经济效益,不利于文物保护。目前,西城区正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即先想明白了文物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底线,然后再去腾退,实现文物的活化使用。”
■新闻进展
宣西北已腾退80个院落
宣西北棚改项目位于旧城保护风貌协调区内,东至宣武门外大街,西至顺河三巷、下斜街,南至储库营胡同、校场大六条,北至宣武门西大街南侧平房区,涉及2287户,261个院落,历史上该地区会馆林立。目前,第一阶段腾退已完成,涉及80个整体院落,居民300余户。近期又有约130户完成签约。5个文保院落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修缮,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市民开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