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专家震后“会诊” 理县桃坪羌寨有望于年内修复

国家文物局、四川震后文物抢救专家组等多路专家昨日齐聚四川理县的桃坪羌寨,为这座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进行震后“会诊”,预计在7月15日左右开始,对在地震中震伤“胳膊和肌肤”的羌寨和碉楼进行抢救性修复。

昨日,专家组一行8人经过两天的赶路,终于从成都穿过沿途的飞石来到桃坪羌寨。专家们一边用相机拍照记录受损的羌寨和碉楼,一边商量着怎样合理地“疗伤”。桃坪羌寨前“古羌圣水”景点处,清澈的泉水汩汩流出,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公司张崇明给专家们讲解着整个羌寨的水网系统。从这里,几乎看不到地震的痕迹。但一抬头,三座著名的古碉楼还是述说着地震的威力,三个楼尖都不同程度地垮塌和损毁。专家们通过村民们了解1933年、1976年、2008年三次地震对桃坪羌寨的影响。“精华和灵魂还没有问题!就是女儿墙和附属设施有局部损毁。”桃坪羌寨最大的一户“杨家大院”房主杨登富向专家们介绍了老寨里的情况。

“我们通过对地震后寨子的残损情况进行调查,打算在7月15日启动碉楼修复工程。”昨日,作为专家组长的国家文物局文保司相关负责人许言说。

据羌寨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拥有近40名老工匠可以参与修复工程,一旦规划方案和资金到位,3到5个月内,羌寨将恢复到震前面貌。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着手准备桃坪羌寨的“申遗”工作。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