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约七成旧式石库门里弄被拆专家吁石库门申遗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约有70%旧式石库门里弄被拆除。日前,在上海石库门的保护和传承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抢救城市遗产,传承优秀文化。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约有70%旧式石库门里弄被拆除。日前,在上海石库门的保护和传承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抢救城市遗产,传承优秀文化。

  有200万居民住在石库门里弄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将“上海石库门申遗可行性调研”列入2015年度重点工作,并组织专家组成课题调研小组,于2015年上半年走访了石库门较为集中的黄浦区、虹口区、闸北区、静安区,对上海石库门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上海石库门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黄浦区、虹口区、静安区和闸北区等中心城区,目前仍有200万居民住在石库门里弄中。2015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风貌街坊约173处,共有石库门里弄1900余处,居住建筑单元5万幢。

  2000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于石库门的抢救性保护:2004年,将中心城区的12个片区划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其中包括部分石库门里弄建筑;今年,市规土局公布了第一批81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街坊”,其中有石库门街坊51处。

  还有石库门里弄将要消失

  根据相关资料,在解放前,上海约有20万石库门里弄建筑,近60%的上海人居住其中;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已经约有70%旧式石库门里弄被拆除;至2020年,根据十三五至十四五的旧城改造计划,还有相当数量的石库门里弄将要消失。

  专家组调研发现,导致石库门文化遗产濒危的因素复杂多样:石库门建筑为砖木结构,本易风化、受潮,内部老化严重,部分已濒临建筑寿命的临界点;石库门内居住密度过大,且长期超负荷使用,建筑损耗严重,造成了极大破坏;石库门基本为公房,租金低廉,缺乏充足资金进行修缮,仅能对石库门进行维持使用,导致建筑状况不断恶化。

  专家呼吁石库门申遗

  作为上海独有的文化遗产的石库门,其重大遗产价值已经得到全市各界乃至国际范围的广泛认可,是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此次调查显示,在参与问卷调研的500位新老上海市民中,对石库门申遗的支持率达到93.2%。

  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抢救城市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参与此次调研的专家学者呼吁:上海应该将申报石库门世界文化遗产纳入十三五规划,建立专门职能机构,制定石库门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经验,将部分石库门纳入保障房体系,建立准出入机制;设立石库门专项保护基金,建议政府每年从土地收益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石库门的保护与利用;制定调整石库门的容积率等相关政策以保障石库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