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微鉴宝”活动首次走进公众视线

  10月16至1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举办的首次线下公益“微鉴宝”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爱好者。此次活动以鉴定瓷器和书画为主,不收取鉴定费,为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的书画鉴定专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许忠陵和央视“寻宝”栏目陶瓷鉴定专家边正明。

  各地的文物爱好者带来的“宝贝”,无论是各种器型、各色釉面的瓷器,还是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画作,都赶在植物园金色的菊花节里争相斗艳。活动还没开始,文物爱好者们就已经按捺不住了,翘首期待着专家们的到来。这期活动和以往不同,公益“微鉴宝”活动已举办四期,但都是以线上的形式举行,文物爱好者并不能和鉴定专家们零距离接触,这期公益“微鉴宝”活动首次走进线下,弥补了文物爱好者的这一缺憾,可以让他们与专家们面对面接触与交流。这些文物爱好者多来自江西、安徽、天津等地,带着一件、两件甚至一箱的藏品,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前来鉴宝现场,只为能亲自听听专家对自己“宝贝”的鉴定及详细解说。南京本地有一位文物爱好者甚至骑着自行车驮着自己的一箱“宝贝”前来,虽然迟到了,但专家特地为他延时。一位文物爱好者闻讯赶来,激动地忘了登记就抱着一包画径直跑向许忠陵。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文物爱好者得知自己的“宝贝”价值不菲,甚是高兴,有的文物爱好者即便得知自己的“宝贝”并不如意,也被专家解说的心服口服。从他们口中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枉此行”。一位来自安徽的文物爱好者说:“太感谢这次活动了,早就想让老师亲自看看东西,这次终于有机会了,而且鉴定是免费的,所以不管多远,我也一定要来!”

  针对定期举行的公益“微鉴宝”活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许忠陵认为,“民间的书画收藏无论从眼力还是财力来看,其难度确实比其他收藏要大,在这次公益“微鉴宝”中能看到民间书画收藏的珍品,感觉很欣慰,告诉他们怎么甄别文物,可以提升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从而达到保护社会文物的目的。”陶瓷鉴定专家边正明老师则阐述了线下活动的优势:“以前通过照片看,毕竟没有手拿实物来得真切,这次咱们转移到植物园现场了,能够给文物爱好者们好好讲讲,我心里有底,他们也很满足。”

  针对公益“微鉴宝”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薛淼发表了看法,“我们希望通过定期举办这种公益活动,提升民间保护社会文物的意识,并且创造机会让文物爱好者与文物专家近距离接触,提高老百姓对文物保护的热情,从而正确引导文物在民间的收藏,营造一种文物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让全民参与到保护社会文物中来。”

  “微鉴宝”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发起的一项公益性活动,该活动定期举行,每次活动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如古书画主题、陶瓷主题等。活动目的在于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及“家有一宝”的公众提供公益鉴定,从而增强大众与权威专家的交流,并有效提高大众对社会文物的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