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保护修复特展火热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即将迎来九十周年华诞,近期一系列精彩展览相继与观众见面。十一黄金周期间,除了“石渠宝笈特展”持续火热外,正在神武门城楼展厅举行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此次“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共设古书画装裱修复、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木器修复、纺织品修复、陶瓷修复、钟表修复等十一个单元,各单元中,从技艺说明、传承谱系、文物修复过程和修复案例等几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展示。展览还设有影像区域形象展现文物修复工作的状态和过程。

  那么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没有类似的文物修复的例子?世界各国对待文物修复的态度是怎样?想要修复文物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在德国,文物很受民众重视。《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说,那里有很多关于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相关规定以及法律,文物修复水平也很高。

  薛成俊介绍称,德国的国土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人口大概是八千万左右,却拥有各类博物馆近6000座,世界文化遗产近30处,也许是经历了二战的浩劫,德国人普遍重视文物文化,对文物的保护以及修复工作也非常认真细致。由于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文化层面的事务由各联邦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因此在涉及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方面也是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由各州各地市文物保护机构、公立博物馆、公立高等院校的考古以及文物专业系科合作进行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联邦州以及本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德国的很多博物馆以及其他大型文物单元,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都设有自己专门的修复护理工作室或车间,在对文物的修复过程当中遵循因循守旧的原则,尽量保持其发现时的原貌,除了必要的防腐防锈等防伤害处理外,在修补时务必做到原汁原味,对所使用的修复材料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作为历史、文化、艺术等的信息载体,德国在文物保护与修复过程当中坚持遵循基本原则的大前提,即不对文物构成和伤害,根据文物本身的材质和属性特征以最优化的方式,包括运用科技手段让文物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体现。

  韩国人十分注重文化传承,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自然也非常受重视。《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介绍,有些情况下,文物修复工作甚至会成为整个国家关注的焦点。

  南黎明介绍称,韩国古代文物经常被修复,鉴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岁月流逝,风吹雨打的侵蚀,加上灾害尤其是战争摧毁,让无数的韩国古老历史文物被毁坏,都会进行及时修复。韩国有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来负责文物的保护、调查以及修复,韩国政府非常重视文物的保护,把文物分为有形和无形遗产进行保护,并将其编号。前几年,韩国国宝一号也就是南大门被一个70多岁的老人放火烧毁,之后国家着手对南大门进行修复,请传统领域的制作艺人来负责,包括城门上木框的丹青涂抹等,但是没想到过了三年,多处丹青落漆,负责人都受到处罚,当时修复所需要的木材也向全国进行招标,专门招那种以前韩国做传统建筑时用的红松。鉴于这种文物修复都是采用传统的工艺技法,不用现代技术,修复速度一般都会很慢,无论是南大门还是韩国的景福宫,大门修复都用了至少好几个月的时间。

  另外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英国,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称,英国的文物修复工作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早期英国修复是最小介入原则,其中保护就是准则之一,保护旨在保留所有时代的痕迹,而修复尤其是法国派的修复,则力图取消各个时代的遗迹。当时,英国专家认为,这种修复是对一个建筑最彻底的破坏,他们的正面主张是保持原状,但尽量延长古建筑的寿命,反对用现代技术去修复古建筑。英国牛津文物鉴定中心拥有当前最好的科学鉴定仪器和技术,建成了十余万个各类文物鉴定和修复的数据库,先后从德国、美国、日本引进先进科学仪器,对瓷器、青铜器、玉石、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等进行准确的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以及修复。以书画来讲,一般来说书画最怕虫蛀、发霉、受潮、水浸和火烧,英国传统修复手段为凝洗、揭裱、上命纸和全色,要先把原画从拓纸上面揭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画面无可弥补的损失,如果画面发霉、脏污或者水迹斑斑影响观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洗烫干净,以恢复原先样貌。如果字画有破洞,需要根据原先的画意字形进行修复,最后一道工序是上色,要与画面原先的颜色、墨色统一协调,底子相合,看不见补接的痕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