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修复完成 明清风貌再现

  “原来的街道脏、乱、差,垃圾到处都是,如今的街道干净整洁,真不错!”9月10日,在市仓巷街附近居住的居民对仓巷街环境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据了解,明清时期,仓巷街在“九府十八巷”中被誉为“龙街”。当时“龙街”居住的多为达官贵人,他们对房屋建筑十分讲究,所建房屋结构多为二进、三进,甚至是四进四合院,磨砖对缝,筒瓦覆顶,方砖铺地,明柱檐廊,临街房和上房多有瓦兽装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条窄巷的墙壁变得斑驳不堪,木门、砖雕和木雕也显得十分陈旧,同时还存在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

  9月10日,记者采访时明显感觉到昔日脏、乱、差的老街经过修复焕发出勃勃生机,整条街道青砖灰瓦,砖雕精美绝伦,整齐的房脊屋檐与老房子连成一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老城窄巷的“天际线”。

  “我们这条街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居民喜欢乱丢垃圾,路面和墙体都很破旧,以前的环境确实不怎么样。”居民刘文博说,“创卫”复审工作开展以来,仓巷街经过修复,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重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原有风貌。

  据文峰区甜水井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于海洲介绍,在“创卫”复审期间,为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位,甜水井街道办事处投资10万元,对仓巷街展开环境整治,按照明清建筑的风格,对所有房屋的门窗进行粉刷和油漆,并对大杂院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在保留街道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对老式的台阶、护栏、院门、房顶进行修补,将砖雕、抱鼓石、麒麟石等雕饰恢复原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