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成立“专委会” 为保长城遗产共努力

  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陕西宜君战国魏长城文化遗产,8月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长城学会、陕西省文物局、铜川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君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管理委员会、铜川市文物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长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宜君召开。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安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铜川市政协主席张应龙,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铜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志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焦南峰,宜君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全虎等领导及陕西省其他市县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70余人,参加了“专委会”的成立与研讨活动,并实地考察了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

  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位于陕西宜君县北部的山梁上,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天然原始屏障。现存长城遗址总长9594.5米,由夯土筑成,东北接黄陵县魏长城。遗址由6段城墙遗址、9处烽火台遗址、1处城址组成。9处烽火台之间距离均由长城城墙连接。整个城墙与烽火台由10厘米厚夯土层堆砌而成。据“陕西长城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薛东星介绍,自2012年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作为中国早期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将其保护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尤其是从2014年至今,作为一个贫困县,宜君县政府在对辖区内古长城的调查、科研、落实保护措施、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等方面,下大力气克服各种困难,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得到了省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主持此项工作的县长曹全虎,今年初被授予了“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的“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先进个人。

  在大会上,李志强、曹全虎分别介绍了近年来铜川市和宜君县在文保工作上,尤其是在长城保护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董耀会、安然、周魁英、焦南峰等分别介绍了全国范围内长城保护现状、保护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宜君长城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并一致认为宜君在全陕西省20个有长城遗存的县中,甚至在全国有长城的403个县中,他们的长城遗址保护工作走在了前列。对此郑欣淼认为,从总体上讲,现在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普遍有了提高,但与现实状况及文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而宜君在长城保护方面的认识、做法与取得的成果,很可贵也很有借鉴意义。

  在研讨中,段清波、王小蒙、贺林、刘军民、李恭、李居西、张健福等专家,就长城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长城文明及文物方面的价值研究、土遗址长城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魏长城田野情况调查及宜君长城阶段性保护成果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专委会”的成立、研究成果的交流,为陕西省加强有长城遗址市、县之间的联合和资讯交流、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并推动了全省范围内长城遗址的研究、保护成果的展示与利用,也为全国古长城保护工作起了好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