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古城将建“八街九巷” 构成历史街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去过福州的人,对三坊七巷肯定不会陌生。但漳州的古城也不比福州差,《漳州市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目前已出炉,根据《规划》,漳州古城共将建“八街九巷”。

 

  八街九巷构成历史街区

 

  台湾路—香港路就是目前正在兴建的“漳州古城”景区的核心区域。

 

  区域内主要由坊巷、重要街道、文保单位、文物点、历史建筑及古树构成。

 

  其中坊巷和重要街道,具体为:台湾路、香港路、芳华横路、始兴北路、青年路、延北南路北段、修文西路、龙眼营路等八路街道及石罗巷、龙眼营一巷、华南小巷、漳南道巷、香港路小巷、香港路一巷、香港路二巷、香港路三巷、香港路四巷等九条巷子。

 

  八处文保单位六个文物点

 

  在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共有漳州石牌坊、漳州文庙2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七星池、侍王府、府衙旧址、嘉济庙碑、博爱碑、王升祠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杨骚故居、天益寿、中山公园纪念亭、龙柱亭、博爱碑、半边石牌坊等6处文物点。

 

  此外,还有“小姐楼”、五星聚奎坊、漳南道巷5号等多处历史建筑。

 

  建筑按五类分类保护

 

  《规划》中提到,要在该街区形成“一核,三带,多街,散点”的保护结构,核心保护范围主要为香港路、台湾路沿街第一排建筑,呈十字街区形状,西至青年路东侧路沿,南至龙眼营一巷,东至延安南路西侧路沿,北至芳华横路。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北至中山公园和新华西、西至青年路东侧路沿、南至万道边和博爱路北侧、东至延安南东侧第一排建筑及共和路。

 

  根据《规划》所示,在核心保护范围内,必须要保持街区传统空间形式和建筑格局,保持古街巷原有空间尺度,在核心范围内不得进行与保护文物和古城风貌无关的工程建筑。

 

  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按照五类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保护、修缮、改善、保留和整治改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