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宅迎来大修 伤痕累累现正揭顶大修

  经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南京的朱状元巷清代住宅出现了顶部塌陷、立柱腐朽等病症,迎来了大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老宅子将采取“揭顶大修”的方式,把房屋主体结构架起来,对腐坏部分进行替换,将倒塌门廊原样复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南京的朱状元巷清代住宅出现了顶部塌陷、立柱腐朽等病症,迎来了大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老宅子将采取“揭顶大修”的方式,把房屋主体结构架起来,对腐坏部分进行替换,将倒塌门廊原样复原。

 

  不过,紧邻老宅子东面是一个大工地,即将建设新房子,挖土机、打桩机轰鸣。有市民担心,近距离施工恐会让这座老宅吃不消,再现颜料坊49号的悲剧。文物部门回应,附近工地并未越过文物保护线,修缮后的老宅子应该“撑得住”。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

 

  清代老宅迎来大修

 

  在秦淮区莫愁路和朱状元巷交叉路口,静静伫立着一座三进老宅——朱状元巷清代住宅。这条连通莫愁路和仓巷的小路名称,来源于明代的朱状元。

 

  朱状元全名朱之蕃,祖籍山东,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返回南京,住在今朱状元巷一带。留存至今的三进老宅是清代重修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朱状元巷清代住宅被确立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不过,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都有住户居住在里面,“产权分属好几家单位,无人主动承担修缮,上一次修缮已无据可查”。

 

  前段时间,文保人员和专家对这座超过两百岁的老宅进行了体检,发现老宅已是“伤痕累累”。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说:“年久失修,房顶大多塌掉了,一些柱子因受潮而烂掉。”而且,这座老宅和西侧居民楼“贴”得很近,“一楼住户搭了违建,对建筑本身也造成了破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