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失文物归国路:含依法追索、捐赠回购等途径
2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此举意在迎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同时为流失境外大量珍贵文物早日回归营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这是中国首次主动追索文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横店圆明新园获赠3件圆明园流失文物
《北京晚报》报道,5月10日,占地6200亩,300亿投资,备受关注同时充满争议的浙江横店圆明新园在经过3年多的建设后,举行了隆重的启幕盛典。在启动庆典上,来自台湾的收藏家,向横店圆明新园捐赠了三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
这三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乾隆铜鎏金嵌宝英雄香薰、清乾隆掐丝珐琅八吉祥抱月瓶和清乾隆铜鎏金龙纹出戟方觚。
这三件摆设是台湾藏家林嘉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欧洲古董商手中买到的,根据大量史料推测,藏家认为它源自圆明园。特别是方觚,在北京雍和宫几乎有一对一模一样的,雍和宫那对是没有鎏金的。
典型案例:法国皮诺家族捐赠圆明园鼠首、兔首
圆明园鼠首、兔首是由法国企业家皮诺家族购得后捐赠给中国的。2013年6月28日,皮诺先生将圆明园鼠首、兔首捐赠给中国。两尊兽首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鼠首和兔首原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构件中的两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流失。
2009年2月,境外某机构举行两件兽首拍卖,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此后中外各方都努力争取使兽首以合适方式回归中国。最终,两件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购得,并以其家族名义归还中国。
途径三:商业回购
典型案例:收藏家从日本回购唐代汉白玉佛首
据新华网报道,今年5月17日,河北省博物馆接受了收藏家郭鹏的捐赠,完成了一尊唐代汉白玉佛首与馆藏佛身的合璧。
这尊唐代残佛像是2006年在南宫县后底阁村出土的,当时只发现佛身缺失了佛首。而2013年,中国收藏家郭鹏赴日本考察时在一名日本藏家家中发现了这尊佛首,经鉴定后他认为佛首与河北省博物馆中一座唐代无头坐佛像的造型材质十分相似。当时他就动了购买的念头,后来通过香港艺术品商会的帮助,从日本藏家手里购回。
据悉,佛像遭到破坏分离源于唐武宗灭佛运动,佛首何时流失于日本已不可考。这是河北省博物馆首次接受馆藏文物遗失残体归国的捐赠。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