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政协委员视察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建设,更好发挥政协推动工作、建言献策的功能,5月27日,无锡市政协副主席秦蕴石、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相关领导、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兴,以及市政协文化、新闻出版组全体成员全面视察该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政协委员一行实地考察了国家级文保单位昭嗣堂。昭嗣堂位于新区硕放镇乡里村曹家门前,系明嘉靖年间进士曹察所建,是无锡市现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明代楠木厅,其规模之大、做工之精,为国内所罕见。近年来文化行政部门按照“修旧如旧、全面恢复”的原则,对其进行认真细致地修复,并对昭嗣堂周围300多亩土地进行规划,建设集旅游、休闲、商务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全力打造这一历史人文景观。各位委员高度肯定了昭嗣堂的保护利用工作,并对其进一步的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随后,委员们视察了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鸿山遗址博物馆和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位于新区鸿山镇,是迄今为止关于我国吴越春秋时期唯一的遗址类博物馆。作为具有重大价值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墓葬类遗址,鸿山遗址入选2004年全国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100处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工程。为了展现鸿山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鸿山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2006年,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利用的原则,总投资1亿元,共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设鸿山遗址博物馆和吴文化博物馆,于2008年4月10日建成并对外开放。政协委员为无锡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折服,对鸿山遗址保护利用的全新理念和模式表示了高度赞赏,并对把鸿山遗址博物馆和吴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无锡吴文化展示交流研究的重要平台、文化事业的标志性建筑、全国乃至世界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典范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无锡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跨越式发展。一批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提升,一批历史街区得到依法保护,一批文化遗存得到精心修缮,一批地下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一批法规和规划陆续出台,一批历史文化课题得到挖掘研究,一批合作项目得以全面启动。通过各方不懈努力,无锡市于2007年9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位委员在考察后一致认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要继续推进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并表示要更加积极的建言献策,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提升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