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500多年的黄氏大宗祠申报省文保单位

 7月19日,记者从斗门区文广新局获悉,乾务镇荔山村黄氏大宗祠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专家也于近日对黄氏大宗祠进行考察,认为4间祠堂密不可分,要全面统筹,做好整个黄氏大宗祠建筑群的整体保护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19日,记者从斗门区文广新局获悉,乾务镇荔山村黄氏大宗祠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专家也于近日对黄氏大宗祠进行考察,认为4间祠堂密不可分,要全面统筹,做好整个黄氏大宗祠建筑群的整体保护工作。

 

  据了解,黄氏大宗祠号称垂裕堂,位于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是该村明代进士黄錀和清代广西布政使黄槐森的家族宗祠。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朝晚期(1889年),状元黄槐森、黄德森兄弟组织了重修。该祠堂群为三进两院结构,总占地面积48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22平方米,规模仅次于珠海香洲的杨氏大宗祠,为珠海第二大。由于该建筑群对研究地方宗族源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8年6月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珠海市和斗门区两级政府各拨款200万元,由专业文物维修公司按照清朝原貌对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进行重修。2012年,一期大宗祠重修工程完成,2014年完成二期名贤祠重修工程。至此,经过多年精心修葺,黄氏大宗祠祠堂群恢复清代风格,成为文物中的精品。目前,黄氏大宗祠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日上午,省文物专家、原广东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黄道钦实地查看第8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点黄氏大宗祠。按照申报标准和要求,省文物专家现场查看了黄氏大宗祠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实地评估。专家还对与黄氏大宗祠紧密相连的月轩黄公祠、黄氏名贤祠和附祠等3间祠堂进行了查看,并给予专业指导意见,认为4间祠堂密不可分,建议当地要全面统筹,做好整个黄氏大宗祠建筑群的整体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