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文物有24小时“听诊器”

      明孝陵从下马坊至玄宫所在的宝城,纵深约2600米,沿线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600多年的沧桑,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损毁严重,仅存残垣断壁。

      记者了解到,中山陵园管理局本着“向历史负责、向文物负责、向后人负责”的态度,依据明孝陵“十一五”、“十二五”保护计划,实施了系列明孝陵文物保护和修缮工程。从2006年至2013年,先后完成翁仲路封闭、改造,恢复神道历史原貌;明孝陵“一桥一楼一碑亭两门两炉四井亭”保护修缮工程;下马坊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和文物保护工程等,进一步提高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文物保护水平,更加彰显了明孝陵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记者采访时还获悉,目前明孝陵景区文物本体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系统已建成,类似医用“听诊”的设备24小时对神功圣德碑亭、大金门、内红门、方城明楼等文物本体进行健康监测和安全趋势分析研究,针对文物本体动态监测的情况,结合遗址破损的轻重、危急程度,对急需保护的文物本体实施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