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必须重视考古的合法性

  本来是想着请方启老师讲一讲怎么发现古人类的,可是讲着讲着,方启兴致盎然,大谈了“盗墓”之后,又对“鉴宝”好一番评头论足。然而志愿者们挺爱听,都觉着方启这话说得在理。

  考古不是盗墓

  说到考古,方启先讲了个笑话:某大城市的考古专家跨省去考古发掘,因为没有与当地基层文物部门沟通,被老百姓(603883,股吧)打110报警后,两个人被拘留48小时才恢复自由。方启的总结是:“就是有国家许可,没有沟通好就去挖,也是有风险的,何况是连许可都没有的呢?”

  他说:“现在社会上,对考古有一些偏见,可能是受一些盗墓小说影响。都觉得盗墓好像不能算是偷,提到盗墓都会会心一笑,觉得多好玩,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风气。对于盗墓,大家都觉得可能遭遇的危险是碰到机关或者是下去了上不来,但是很多人似乎唯独没有想过,盗墓被警察抓到了,可能会被关起来20年。盗墓在明清以前都是死刑,所以考古的合法性是必须重视的。”

  再有,方启强调,考古也需要专业人员去带领,如果你只是带着去棋盘山踏青的感觉去冒险,那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鉴宝或为作秀

  至于很多人将鉴宝与考古混为一谈,更是令方启难以接受,他说:“很多人也在私下里找到我,问我这个东西有多少年,值多少钱。说实话,我没有能力去定这个价,电视上的很多这种东西都是骗人的。说价值多少多少万,比如说,一个祖传瓷器,电视上说值一个亿,你说打折卖你5000万,你问他买吗?这些就是在做节目,在作秀。我们考古是帮助人类了解历史,不是卖文物,研究人类历史,不是为借此发财。”

  “那么,发现有疑似文物,应该怎么办呢?”有志愿者问。

  “捡,原则上是不可以的;挖,那就绝对不行了。最好的办法,是打个电话给当地文物部门。”方启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