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文物被当作“菜刀”

  5年前,重庆市城口县一老农种田时偶然挖到一把锈迹斑斑的古代宝剑,他的处理方式是:将宝剑打磨锋利,用于切菜。直到最近,当地政府文化站人员到乡间收集文化遗产时,才偶然发现宝剑……经初步辨认,宝剑上的“青龙剑”3个字为篆书,材质为红铜。目前政府已与当地文管站联系,将尽快作出鉴定。(据6月14日《都市晨报》)

  一把原本很有价值的宝剑就这样被人为损坏变成了菜刀,这样的荒唐事不仅暴露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也暴露出当地文物部门在文物保护宣传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把宝剑是5年前发现的,但最近才被当地政府文化站人员偶然发现,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文物被当作了“菜刀”,我们也不知道,时间过去这么久,宝剑被损坏如此严重,当地文物部门再去做鉴定,究竟还有多少价值和意义。

  宝剑被当作菜刀,我们不能过多苛责群众,毕竟他们不是专业人员,对文物缺乏必要的鉴别常识,但是当地文管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是否建立了文物普查举报机制,对发现和保护文物的行为是否设置了奖励,是否畅通了文物上缴上报渠道,加大对文物的收缴追缴力度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追问。

  文物作为历史遗存,不仅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不仅局限于对文物本身的保护,还有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强化文物意识,以及畅通上报上缴渠道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文物的收缴追缴力度等,这些都是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