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加强文物管理有了新进展

陕西澄城县位于陕西渭北高原,境内文物遗存数量比较多,仅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处,还有一处尧头窑遗址,是从元代一直延续至今有连续烧造历史的陶瓷生产窑址,目前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文物管理所还收藏有大量精美的渭北高原所特有的拴马桩等文物。

澄城县文物管理所认真落实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有关文物行政执法督察的要求,今年以来,借文物普查工作的热潮,对全县境内的田野文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全面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健全文保组织,为依法管理文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把宣传文物法规放在首位。县文物管理所印制文物法规宣传资料50000份,制作了移动宣传横幅,每到一地进行文物普查的同时在当地设立宣传咨询点,开展文物法规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利用农村传统古庙会,广大群众人数比较多之机,开展宣传,散发文物宣传资料,今年一月至五月份,共开展了宣传14场次,收到了显著效果,广大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大为增强,今年前4个月,就接待处理群众电话举报线索4起,及时收回了发现的文物。

第二,全面普查田野文物,真正摸清了家底。县文体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雷中玉同志在主持县文物管理所工作后,克服经费不足、没有交通工具的困难,带领文管所同志深入到全县14个乡镇逐个调查每个文物点,详细登记调查的文物点情况,有了重大的收获,魏长城遗址长度登记的档案以前仅为700米。重新调查发现全长45公里。境内的大浴河流域横贯3乡2镇10个行政村,秦汉古墓群遗址帆布总面积达1000多亩,文管所的同志翻沟越岭徒步完成了调查。

第三,建立健全了文物保护组织。澄城县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文物保护组织从县、乡、村分为三个层次:成立以主管县长为领导,文物、公安、土地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协调领导机构;以文物所在地的乡镇长、公安派出所长和村支书、村长为成员的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以文物所在地的行政村的村民小组为主的文物保护小分队。县政府还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拨出2万元用于文物保护的征集、调查以及群众文保员的补助。

澄城县文物管理所按照文物行政执法的要求,下一步对不可移动文物定期进行巡查,和公安机关配合,依法打击盗掘古墓葬等文物犯罪活动,确保文物安全。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