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里桥遗产界桩坠桥 文物部门称尽快修复

“遗产区界桩”坠落古桥下,多日无人修复。坐落在通惠河上的永通桥(俗称八里桥),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运河的重要遗迹。但近日有市民发现,明示遗产区范围的两个界桩,其中一个已经坠落到桥下,可能是被货车撞击后损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侧的遗产区界桩还保存完整 北侧遗产区界桩只剩下了碑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区界桩”坠落古桥下,多日无人修复。坐落在通惠河上的永通桥(俗称八里桥),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运河的重要遗迹。但近日有市民发现,明示遗产区范围的两个界桩,其中一个已经坠落到桥下,可能是被货车撞击后损坏。

 

      昨天,朝阳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表示,将会尽快进行修复。

 

      现场 碑身坠到桥下 只剩碑座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永通桥,史称它是“陆运京储之通道”。因距通县城西八里,故俗称“八里桥”或“八里庄桥”。近日,有市民向《法制晚报》记者反映,古桥上的“遗产区界桩”出现了缺损。

 

      昨天,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古桥东侧的南北两端,原本各立有一块“遗产区界桩”,全石打造,体态瘦长,高度接近1.5米,上刻“中国大运河”字样,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立。现在南侧界桩尚存,北侧界桩却遭到破坏。

 

      碑身与碑座分家,碑身已坠落到桥下,好在并未断开,只留下一尊碑座,孤零零地守在桥上。

 

      别看石碑体量不算大,一般人想撼动并非易事。每天经过此地的杨先生告诉记者,这块界桩的石材分量不轻,应该不会是被人推下去,有可能是被机动车撞到桥下。记者观察,永通桥上仍在通行机动车,市民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据记者了解,此界桩是去年安装的,标明了古桥的保护范围,包含告知、教育的作用。

 

      回应 尽快对石碑进行修复

 

      昨天,记者致电朝阳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一位姓任的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永通桥归通州管辖,而按照行政区划来说,上世纪80年代就已归朝阳区。

 

      这块遗产区界桩由北京市政府安装,标明了运河沿线,以及古桥的保护范围。但由于古桥上仍在行车,不排除石碑被撞的可能,以前的桥栏、望柱、石狮都曾被车撞过,现已安装护栏。对于遗产区界桩,他们会尽快进行修复。

 

      史海钩沉 中国军民曾在此抗击英法联军

 

      永通桥与京西宛平卢沟桥、京北沙河朝宗桥、京东南凉水河的马驹桥合称拱卫京师四大桥。又为通州著名八景之一“长桥映月”,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通桥修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正统皇帝赐名“永通”,距县城西八里,又俗称八里桥。

 

      永通桥南北走向,长50米,宽16米;中券高大,高8.5米,宽6.7米,两侧有石栏和三十三对望柱,顶雕汉白玉狮子,神态各异,桥面由花岗石铺就,每块桥石之间,以铁链相连嵌,桥身以灰土为夯固,土外为砖墙。桥两端为四只石质踞伏镇水兽。

 

      1860年8月12日,中国军民曾在此浴血奋战,抗击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固守长桥,捍卫京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