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建筑破损严重:文物保护工作令人扼腕

南起十一纬路,北到八纬路,东起北三经街,西到北四经街,方圆不过500米的弹丸之地,竟然隐藏着8座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其中除了已经沦陷在私搭乱建小平房中的两座待考证建筑外,其他6座老建筑,都与沈阳乃至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相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穆继多公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汤玉麟公馆今昔对比

 

      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前一天,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组织了一次“行走沈阳”的文物保护之旅,兴起、繁盛于上个世纪初期的沈阳商埠地民国老建筑群,文物保护工作令人扼腕。

 

      一些老建筑破损严重

 

      南起十一纬路,北到八纬路,东起北三经街,西到北四经街,方圆不过500米的弹丸之地,竟然隐藏着8座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其中除了已经沦陷在私搭乱建小平房中的两座待考证建筑外,其他6座老建筑,都与沈阳乃至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相关。

 

      十一纬路和三经街路口,建于1917年的汇丰银行旧址,在交通银行搬离后,整栋建筑被闲置。

 

      汤玉麟的两座公馆,一座为办公场所,一座改成了私人会所性质的酒店。

 

      北三经街66-1号,沈阳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师穆继多公馆,外观残破。

 

      此外还包括带领警察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黄显声公馆、曾经担任过辽宁省政府主席的东北军将领王铁汉公馆。

 

      本次行动的发起者之一、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志愿者陈赫,着重提到了已经被改建成酒店的汤玉麟公馆。他说:“汤玉麟公馆2007年改建的时候,门廊是被玻璃罩上的,整体建筑的外观被改变得不多。但是在两个月前,门廊外边整个被罩上了混凝土建筑,我们认为已经破坏了建筑的风格和外观。如果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建筑都被这样肆意地更改外观,那么其他的老建筑要如何保护?”沈阳建筑大学教授汝军红也认为,汤玉麟公馆门廊的改造存在问题,他说:“一开始设计的时候,门廊是玻璃的,我们觉得是可以的。现在这样设计,有些元素就缺失了。”

 

      目前,志愿者团队已经将情况反映给了文物保护部门。

 

      商埠地民国遗风需保护

 

      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精心设计出来一条行走沈阳城市的微旅行路线,志愿者们将其称之为经街纬路商埠地民国老建筑群。据陈赫介绍,1906年,根据与美国和日本签订的通商条约,从今青年大街到和平大街之间划出大块土地,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称作商埠地。到了上世纪20年代,随着沈阳南市、北市的设立,在今市府大路与十一纬路之间的地带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这一地区的街路均以经纬命名,俗称为“经街纬路”。到目前为止,这片地区有20多座建筑被列入市级保护文物或不可移动文物,还有大量的民国时期老建筑未确定身份。

 

      陈赫说:“这些老建筑是我们沈阳宝贵的文化与遗产。我们沈阳有一宫两陵,它们就像是一个大树的主干,这些老建筑就像是主干旁的绿叶,都保护好、利用好,沈阳才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相匹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行走活动,提升市民和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文物保护成效。”

 

      汝军红也建议,相关部门应重视经街纬路商埠地民国遗风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老建筑内部可以改造,但是在外观上应该保持原来的味道。老建筑要利用好,维护好,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家参与进来。作为政府,也应该有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来管理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