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岗遗址保护的关键在政府决心

      83岁高龄的中科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数十年来,一直在为保护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而四处奔走呼号。日前,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指出:“七星岗海蚀遗址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离海岸线最远的古海岸遗址,是广州唯一的地质界‘世界之最’,但到现在为止,它却一直在被‘侵害’。”“这样一个国际级的地质遗产不断成了垃圾场、露天厕所,周边还建楼。”李平日认为,最好的保护办法是建立古海岸遗址公园。但海珠区文广新局表示,修建遗址公园建设所含征拆量大,公园级别、投资主体、建设资金不能确定,公园建设难以开启。

      广州能称得上世界之最的东西不多,但活生生的一个世界之最,却遭受如此冷落和损害,不禁令人唏嘘。一切的一切,其实根源都在于政府的不重视。这么多年来,广州建设了多少个大工程?这其中不乏土地权属更为复杂,征拆迁量更大,建设资金更为海量的工程,但哪个问题政府部门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一化解了?

      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规律,凡是那些政府部门想办而且办成了的事情,往往是有着强烈的利益指向。而那些政府部门想办而又没办成的事情,多数是无利可图的。当然,这里的利或者利益,指的都是经济利益。显然,建设古海岸线遗址公园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少经济回报,于是就会产生诸多困难,而且这些困难足以使遗址公园的建设停顿下来。

      然而对于社会来说,利绝非只是指经济利益。建立古海岸遗址公园,还是有诸多利好的。试想一下,如果遗址公园建成,参观者面对着成千上万年历史的古海岸线,会不会感喟造物之伟大,宇宙之浩瀚,从而生出一点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呢?特别是对那些小朋友,面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会不会激发出他们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从而走向科学之路呢?对于社会来说,还有比这些利好更珍贵的吗?

      因此,还是要再一次敦促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开启七星岗古海岸线遗址公园的建设。政府一旦下了决心,我想诸多困难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此外,广东还应该以此为契机,进行地质遗址保护的地方性立法。近年来,总是听闻一些文物遗迹遭到破坏的消息,令人扼腕叹息。但无论如何,文物保护总还有个主管部门,有个法律在那里,总算还是能做一些工作,能保留着一些希望。但像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一类的地质遗址保护,似乎一切都是缺位的。负责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保护的主管部门是哪一个?从新闻报道来看,语焉不详。从法律来看,关于地质遗址的保护,其实也是有一些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但从“条例”、“管理规定”这些字眼不难看出,这些法规层级显然不够高,必定会影响到保护地质遗址的效力。

      因此需要地方性的立法。立法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明确保护主体和责任,地质遗址的保护,不能政出多门,而是要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如同文物保护一样。如斯,不仅是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之福,也是广东众多地质遗址之福,说到底,还是广东人之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